首页 > 交通频道 > 正文

体育与旅游的高质量融合路径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2-11-13 11:25:40


体育与旅游的高质量融合路径

 

体育,即“身体教育”之意,其有“体教”、“身教”双重意义。由“体教”到“身教”,是身心的结合,健身更在于健心,体育运动一旦上升到精神层面,就具备了娱乐功能。对于体育竞技表演,人们可以坐在电视机旁观赏,也可以到体育场馆观看,更可以离开场馆到城市的街头、抑或是另一个城市去观赏,甚至是体验和参与。正所谓:体而育之,旅而游之,游而观之,观而乐之。也就是说,体育在健身之外,能达到“好玩、玩好”的娱乐效果,而这正符合“旅游娱乐功能”一说,进一步延伸,旅游就是玩儿,旅游就是一种生活。

 

相关链接:

 

马牧青:体育产业无边际,体育旅游有作为

 

 

牧青行摄/广东罗浮山

 

体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已然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人们的消费观念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发生了很大变化,参与性体验性的旅游形式受到欢迎,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形态,体育休闲旅游正成为旅游消费新趋向。体育是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旅游是推进体育产业的重要动力。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推进幸福产业服务消费质量提升。”

 

 

01

 

体育与旅游融合的路径

 

1、资源融合。从资源的角度看,体育与旅游活动有较强的兼容性。1)二者的场地资源具有兼容性。户外体育中所包含的山地运动、水上运动多在高山、水域等场地中进行。而山地、水域等场景,同样是旅游活动发生的场景。2)竞技体育中所需要的场馆场地,同样成为旅游活动场所。场馆场地与旅游场地兼容性愈加显现。

 

2、市场融合。从消费群体的角度看,体育消费者与旅游消费者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即体育消费和旅游消费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服务型消费,消费者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同时,由于体育消费需要亲身参与的特性,体育消费的硬约束是时间,而休闲时间对旅游消费产生正相关影响,即体育和旅游活动的发生均需要消费者具有一定闲暇时间。由此看来,体育与旅游消费的目标群体具有一致性,可以实现相互融合转化,进而为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市场基础。

 

3、产品融合。从产品角度来看,体育与旅游都包含了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在有形产品中,体育用品与旅游纪念品能够存在融合,如球迷将球衣作为纪念品进行购买。在无形产品中,旅游产品的综合性、无形性、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以及不可储存性等产品特征,与体育产品的特征具有较高的吻合性。体育与旅游,二者在产品特征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为体育和旅游融合的产品设计提供可能性。

 

4、业态融合。体育文化作为内容,旅游活动作为场景和载体,积极有效促进旅游业与体育业由单一化向复合融合化发展,有力助推了业态的融合创新。近年来,我国体育与旅游业态融合取得一定成就,冰雪旅游、山地户外旅游、城市马拉松赛事、徒步节事、自行车旅游、海洋和滨水运动旅游、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等业态亮点频现。

 

【商】是指以高尔夫、网球、海钓等中高端运动俱乐部为依托的体育商务旅游;

 

【养】是指以体育健身、运动处方等为依托的体育养生旅游;

 

【学】是指以高尔夫、潜水、马术、滑雪等运动项目的培训的体育研学旅游;

 

【闲】是指以水类、球类、骑行类、冰雪类、走跑类等运动休闲的体育度假旅游;

 

【情】是指球迷们以对某个体育明星或著名职业运动俱乐部的深厚感情,从而前往赛事举办地现场观赛,是一种“粉丝情感”充分宣泄的体育赛事旅游;

 

【奇】是指以户外探险、徒步穿越、登山、攀岩攀冰、跳伞滑翔类等体育探奇旅游。

 

02

 

体育与旅游融合的理念

 

注重特质化,避免同质化

 

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特色和差异化是关键。要注重立足地区实际,结合地理区位特征或地方体育产业特色,打造崭新而独特的旅游品牌,形成单项体育活动项目的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链的体育产业,差异化越大,协同力越强,一市一品,一县一特,做好战略规划十分重要。要根据市场和消费者需求,打造“体育+旅游”双产业驱动模式,应着重改善供给,提供更多热门体育旅游产品,同时让旅游与体育实现更高程度融合,以增加旅游本身的刺激性、趣味性、观赏性、参与性、体验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造出核心竞争力。

 

 

注重生活化,避免观光化

 

体育旅游项目都独具个性,代表着不一样的文化和精神,这种“圈层”化的项目特性使得每个不同的体育旅游产品都带有强烈的个体IP特征以及对应社会属性,我们需要体育旅游的精品路线、各种示范基地,但是更需要的是体育旅游的持久性发展。生活化、接地气才是体育旅游发展的关键,也就是说体育旅游要大众化。比如瑞士滑雪胜地达沃斯、新西兰“探险之都”皇后镇等地都是将体育旅游形成常态化产品,一年四季都有相关体育运动产品,让广大民众都可以参与,做大延伸体育旅游产业链,实现“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注重创意化,避免肤浅化

 

随着旅游者对个性化、多样化、高级化旅游产品的需求增强,优质的体育旅游项目和产品将影响未来体育旅游发展格局。通过对体育旅游产品及形象的创新,挖掘文化内涵,或是利用时事动态等进行产品开发,以满足旅游者的新、奇、异的需求或突发性需求。要深挖体育旅游,考虑引进汽车自驾游、户外项目、体育旅游节庆等多种门类,以赛事为先导,以体育文化为核心,开发各类IP衍生产品,逐步形成以赛事为切入点的体育旅游产业化。要积极开发一些与众不同的体育旅游产品,比如在游览海洋的同时加入冲浪、浮潜、深潜项目,在欣赏植被的同时加入徒步、骑行项目,不断创新旅游产品的形式形态,增强沉浸式体验。一方面,赛事的营销活动可以给旅游产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旅游目的地也可以借助体育赛事为自己带来更大的人气。

 

 

注重服务化,避免简陋化

 

国外经验表明,山地户外、水上运动、冰雪运动和高尔夫运动等占整个运动休闲市场的80%,而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高质量、高水准的软硬件配套服务。发展体育旅游要配套建设旅游咨询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推进符合标准的登山步道、休闲绿道、自行车赛道、滑雪场、汽车自驾运动营地、直升机空中游观光线路、户外运动公园等体育旅游设施建设。

 

 

03

 

体育与旅游融合的国家示范

 

示范一

 

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是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扩大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的重要平台,是丰富旅游体验、传播体育文化、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依托,是扩大体育旅游消费、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

 

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为满足旅游者运动体验需求,开展冰雪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山地运动等户外运动以及其他运动项目,体育旅游设施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完备、体育产品和服务丰富多样且全年持续供给,具有一定发展规模、辐射带动作用强、经济和社会效益突出的经营场所。符合上述基本内涵的户外运动营地等运动场所、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等均可由管理或运营主体提出申请,管理或运营主体须为法人单位。

 

申报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至少应具有以下条件:

 

一)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

 

二)体育旅游设施及公共配套设施完善,功能完备,能够满足旅游者的运动体验需求;

 

三)体育旅游业务经营状况良好,且全年持续提供体育产品和服务;

 

四)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辐射带动作用强,经济社会效益突出;

 

五)土地使用符合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 

 

六)管理或运营主体近三年无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无不良诚信记录;

 

七)已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特种设备检验、消防、卫生许可等,安全管理机制和措施完备,近三年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示范二

 

体育公园

 

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自然资源部等7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有关任务目标,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新建或改扩建1000个左右的体育公园。

 

哪些城市鼓励建体育公园,建多大?具体建设有什么标准?

 

鼓励常住人口50万以上的行政区域(含县级行政区域和乡镇,下同),建设不低于10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其中,健身设施用地占比不低于15%,绿化用地占比不低于65%,健身步道不少于2公里,无相对固定服务半径,至少具有10块以上运动场地,可同时开展的体育项目不少于5项。

 

鼓励常住人口30—50万的行政区域,建设不低于6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其中,健身设施用地占比不低于20%,绿化用地占比不低于65%,健身步道不少于1公里,主要服务半径应在5公里以内,至少具有8块以上运动场地,可同时开展的体育项目不少于4项。

 

鼓励常住人口30万以下的行政区域,建设不低于4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其中,健身设施用地占比不低于20%,绿化用地占比不低于65%,主要服务半径应在1公里以内,至少具有4块以上运动场地,可同时开展的体育项目不少于3项。

 

 

示范三

 

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

 

从国家层面来看,体育旅游示范区的推出主要是服务全面深化改革的国家战略,因此首批体育旅游示范区肯定要以改革创新作为示范区创建的主线,即要把握让体育旅游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改革创新核心,突破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起符合体育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其中,改革创新关键在于创新,而且这种创新必须是对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举措,因此海南省在创建工作中,应进一步突出示范引领,力争在体育旅游的体制机制、产品项目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能够形成一批在全国或全行业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引领性举措。重点应实现两个目标:一是体育旅游改革的举措具有一定的突破性,而不是一般的小创新;二是这种创新一定要具有复制和推广价值。

 

公共服务是体育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核心保障,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作为国家最高级别的体育旅游示范单位,未来的建设应通过大力发展公共服务,引领全社会公共服务的全面提升,这其中最主要的公共服务要素包括体育旅游交通系统、游客中心、旅游厕所、体育旅游标识标牌、体育旅游大数据平台、体育旅游惠民工作以及体育旅游绿道系统等7个方面的要素。海南省在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过程中应大力完善体育旅游基础设施、优化体育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提升体育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构建国民体育旅游休闲网络、加强体育旅游惠民便民服务、构筑体育旅游安全保障网、优化体育旅游公共行政服务。加速推进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构建与群众体育相匹配的结构,完善高效普惠、集约共享、便利可及、全域覆盖、标准规范的公共服务体系,力争实现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总量有效扩大、供给结构不断优化、运营绩效完善提升、均等发展实现突破、空间布局科学合理、体制机制健全完善。另外,对涉及体育旅游安全问题的公共服务的水平更应高度重视,以提升体育旅游安全的标准。

 

分享:
网站首页 | 国际新闻 | 山东新闻 | 财经新闻 | 体育新闻 | 社会新闻 | 科教新闻 | 生活新闻 | 娱乐新闻 | 音乐新闻 | 经济新闻 | 交通频道 | 广播资讯 | 乡村频道 | 影视频道 | 农科资讯 | 居家购物 | 齐鲁新闻 | 文艺广播 | 国内新闻

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山东生活网
山东生活 主办 版权所有:山东生活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