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交通频道 > 正文

复兴号动车组运行总公里数可绕赤道48000圈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3-01 12:21:07


复兴号动车组运行总公里数可绕赤道48000圈 


高铁,是过去数年间中国制造的“大国重器”中,最为闪亮的代表作之一。2022年,“复兴号”成功实现了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一盏盏亮起的车灯在中国大地上日夜飞驰,越来越快的高铁,跑出了“中国制造”的加速度。奔驰在祖国广袤大地上的4000多组动车组中,以组为单位换算,仅“复兴号”就已累计运行超19亿公里,大约相当于环绕赤道行驶48000圈。“八纵八横”的高铁网络,勾勒出我国蓬勃涌动的经济大动脉。而每盏车灯亮起的背后,一列“复兴号”上有50多万个零部件需要被严丝合缝组装。
精益求精,一位位中国工匠用自己的双手,打造出了中国制造的标杆。匠心铸就大国重器,一起走近造动车的“手艺人”↓↓↓
车灯亮起、测试完成,胡俊祥终于松了一口气。保证这几盏车灯背后的线路全部贯通,是他的主要工作之一。刚刚“潇洒”指挥调试的他,其实只是一名普通的一线技师。还没等这批车发走,胡俊祥就和同事们开始了下一批车辆的装配。外观大气整洁的“复兴号”,内部结构装配的复杂程度却远超想象。
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高级技师 胡俊祥:VIP座椅的线密度非常大,比如各种按钮,包括影音视频、网络数据的传输,都是从这里来的。火柴盒大小,需要接进去40多个接线针位。
2万多根型号各异的线束,构成了整列动车的神经网络。而将这些线束一根不差地连通,是每天摆在胡俊祥和同事们面前的“考题”。蹲在黑漆漆的车厢里,伴着几盏小灯,胡俊祥和同事们常常一忙就是大半天。
给动车接线,不仅仅是个体力活,胡俊祥手上还有一门“绝活”。他能在一个连接器芯体内部直径仅有5毫米的圆形范围内,均匀焊接上7根金属针,难度极大,堪比针尖绣花。
这类连接器主要用于“和谐号”列车的制动系统,是控制列车车速的关键。“差之毫厘”,就会“失之千里”。温度高达近400摄氏度的焊枪,在胡俊祥的指间来回往复。稍有不慎,就可能烫伤。
2秒成型一个焊点,胡俊祥当年一周内就练了2000多次,而背后花的功夫更是不下十年。因为焊接面形似梅花,这项手艺被叫作“微缩梅花烙”。对于胡俊祥来说,则是“梅花香自苦寒来”。
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高级技师 胡俊祥:我喜欢多动手,在最艰难、最需要突破的过程中,往往是我们最享受的时刻。
享受挑战,让胡俊祥选择一直留在一线。放弃了升职的机会,他成了车间里“身怀绝技”的胡师傅。列车更新换代,胡师傅遇到的难题也在不断升级。
为了完成难度极高的挑战,胡俊祥带着工人们发明了一个小设备,可以通过激光同时完成对横向、纵向和高度三个维度的测量。
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高级技师 胡俊祥:操作从4个人现在变成2个人,基本上5分钟就可以完成。很多小发明都来自一线工人的技术创新,已经取得专利授权的现在至少有16项。
即便是下班回到家里,胡俊祥也没有放下过自己的手艺。练手的小玩意,让他的儿子从小就收获了满满的羡慕。而如今,他亲手参与制造的高铁,也拉近了儿子和家的距离。
从曾经的绿皮车,到如今的“复兴号”,中国制造的列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在不断刷新历史。如今,智能动车组和高寒动车组已先后面世。今年,一款速度更快的新车型也有望投产。一盏又一盏闪亮的车灯,正在中国的大地上加速飞驰。
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高级技师 胡俊祥:我们觉得自己贡献给社会的不仅是一个工业化的产品,我们也想把产品做成高精尖的工艺品。每一节“复兴号”都是从我们手中一颗螺钉、一根导线诞生出来的,就像自己的亲人和孩子一样,看到它非常亲切,也非常自豪。
02:55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从绿皮车到复兴号,每当新一代列车的车头灯亮起,就意味着我国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的又一次跨越。越来越快的高铁,跑出了“中国制造”的加速度。精益求精的“匠心”擦亮了中国制造的名片。如今,制造业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的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大步向前。
记者 宁坤:车灯亮起,加速前行。这次从北京前往长春拍摄,记者特意选择乘坐高铁“复兴号”动车组出行。近1000公里的距离,用时不到4个小时。如今,奔驰在祖国广袤大地上的近4000组动车组中,以组为单位换算,仅“复兴号”就已累计运行超19亿公里,大约相当于环绕赤道行驶48000圈。
“八纵八横”的高铁网络,勾勒出我国蓬勃涌动的经济大动脉。而每盏车灯亮起的背后,一列“复兴号”上有50多万个零部件需要被严丝合缝组装。精益求精,一位位中国工匠用自己的双手,打造出了中国制造的标杆。
这个模型,是不久前成功出口印尼的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模型。中国高铁现在已经成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023年,我们还将见证更多的“大国重器”在天地之间被点亮。而生产这些高端装备的工厂,也在朝着智能制造的方向不断升级。机器人、机械臂,正在大量应用于不同产业的整条产线,大幅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和效率,中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在部分行业,现在甚至能实现“黑灯工厂”,车间内只剩下机器的指示灯在黑暗中闪烁,24小时不停地忙碌生产。
更高端的产品、更智能的工厂,如今已在全国范围内集聚形成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引领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这45个集群分布在19个省、市、自治区,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光是这45个集群,主导产业产值加起来就超过了20万亿元。未来,随着更多这样的产业集群在中国版图上点亮,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步伐,也必将走得更加坚实有力。
分享:
网站首页 | 国际新闻 | 山东新闻 | 财经新闻 | 体育新闻 | 社会新闻 | 科教新闻 | 生活新闻 | 娱乐新闻 | 音乐新闻 | 经济新闻 | 交通频道 | 广播资讯 | 乡村频道 | 影视频道 | 农科资讯 | 居家购物 | 齐鲁新闻 | 文艺广播 | 国内新闻

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山东生活网
山东生活 主办 版权所有:山东生活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