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播资讯 > 正文

上海“网红”老楼里的口述史实践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1-22 17:51:34


上海“网红”老楼里的口述史实践 

 

日前电视剧《繁花》的热播,触发了上海城市记忆的开关。除了剧中出现的苔圣园酒家、国际饭店,在老上海人的眼中,武康大楼也是上海的一座地标性百年建筑,具有浓厚的历史价值和强烈的艺术气息。《蚌壳与珍珠:上海武康大楼居民口述》一书,由著名作家陈丹燕、陈保平等采访武康大楼里的居民,讲述这座大楼的历史而成。口述史相较于大历史,是一种公众记忆的微观历史,在复原历史方面,有其他任何档案、文献资料无法替代的价值,从平民的角度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见证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发展轨迹。武康大楼居民口述史的实践,为中国城市居民、社区民众的口述史写作,提供了先例和路径。

《蚌壳与珍珠:上海武康大楼居民口述》

陈保平 陈丹燕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老楼故事多

上海是开放的,是中西文化的融合。武康大楼原名诺曼底公寓,始建于1924年,由万国储蓄会出资兴建,由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1953年,诺曼底公寓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为武康大楼,其后一些文化演艺界名流均入住其中,现今又积极开展居民自治和弄管会自治,国际化程度很高。

武康大楼以独特的造型而闻名。淮海路、兴国路、武康路、天平路、余庆路,在武康大楼熨斗形锐角前,形成了一个五星般的多岔路口,从空中看,有点像欧洲城市的广场,而武康大楼所在地,则接近广场上纪念碑的位置。

2016年以后,随着武康路空中电线落地,更新修缮完成,武康大楼的这些街口渐渐聚集起一些外地年轻游客。他们在这里驻足,背对大楼自拍、与大楼合影。其中一些人双双来拍摄情侣照,还有一些年轻女孩拖着一只拉杆箱而来,还为自己与武康大楼的合照准备了一套复古的西式淑女装。在流行文化中,它似乎已是上海著名的网红打卡地之一。

武康大楼迎来的人群不光是一种城市旅游的现象,也是中国城市发展变更的一种标识物。一栋历史风貌保护区里的老公寓,对城市变化所提供的观察角度,随着时代变化源源不断而来。这就是建筑无形的文化价值,这部分的价值,不会随“物质的建筑”折旧,而是随“文化的建筑”日渐增长。

正因如此,早在2014年,当地就启动了武康大楼的居民口述历史项目。口述历史是广为世界各国所应用的一种公众记忆历史的记录方式。口述历史相较于大历史,是一种公众记忆的微观历史。长期以来,口述传诵与文献典籍、文物遗产一样,同为延续历史、储存记忆的有效载体。

做这本口述史时,武康大楼里年纪最大的居民叫邵洛羊,浙江宁波人,2016年满100岁时过世。诺曼底公寓当年开工建设时,他只有7岁。若有儿时记忆,他可能还记得无轨电车从善钟路哐当哐当驶来的声音,或者见过大楼拔地而起时的脚手架。

沈亚明是沈仲章的小女儿。抗日战争时期,沈仲章曾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国宝“居延汉简”。他也是音韵学和中国古琴方面的专家。他们全家从1950年入住武康大楼,1988年搬出。沈亚明最大的贡献是讲述了父亲在家里做隔声板的故事。谁能想到,武康大楼602室曾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第一家私人录音棚。

黄淑芳夫妇是1949年前毕业的大学生,1950年就搬进来了,是访谈者中最早住进这幢楼的。黄淑芳是口述者中与文化名人相处最多的一位。黄宗英(赵丹)一家,郑君里、黄晨一家,孙道临、王文娟一家,还有周璇、王人艺、王盘升、吴茵等人,她都见过。

类似这样的故事,《蚌壳与珍珠》中记录了很多。弄堂历史、婚丧习俗、职业生涯、邻里亲情等被讲述出来,居民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充分体现,实现了由诠释受体向诠释主体的改变。

那些难关

口述史工作并不容易,第一道难关是采访。

采访对象本身表达能力有强有弱。有些人是有备而来,有些人天生不会表达,有的人天生能讲。不容易表达的人接受采访时很紧张,人多时更紧张。《蚌壳与珍珠》的口述采访不是一对一比较私密的采访方式,会有影像、灯光组在同时工作,还有陪同的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有的受访人处于众人眼神和聚光灯下,很容易不知所措。这样的状态下,采访者的引导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道难关是文本整理。口述史采集和整理工作的标准,是尽量保持材料的原生态,尽量保持口语状态。语音转变成文字后,会出现很多语法上的缺失,如此一来读者会读起来费力。还有,在口语中,人们往往会用太多代词,而且大量的句子没有谓语或者宾语。这在口语语境里大家是能听懂的,如果做成纪录片也没有太大问题,但离开图像的支撑,转变成纯文字以后,破碎的句子会带来阅读障碍。因此,作为公开出版物,《蚌壳与珍珠》必须遵循语言规范,对主谓宾指代不清、说话逻辑缺失、年月日模糊等问题进行适当调整。但是,这种调整仅限于最低程度的干涉。

团队认为,做口述史,每个人的风格、个性、个体表述方式要保持,否则就变成访谈录,或者是变成一个一个采访记,而不是口述。关于武康大楼的口述史,访谈对象生活的物质空间相对集中,如果按照个人的认知和理解去补足一些东西,去加一些词语,改变一些表达的逻辑和词语的顺序,可能会丧失他们个人的特点。因为这里面的人物有些是演员,有些是艺术家,有职员,还有工人,不同的职业,对受访者的语言表达是有影响的,团队讨论再三,觉得应该将这些特点相对真实地保留下来。“也许过了50年、100年以后,大家再去看,语言学家能从中分析出一些什么,就是这个时代的某一类人的一种特征,表达特征和语言习惯。”

第三道难关是“度”的把握。口述史工作总会面临种种质疑,比如有些读者认为,《蚌壳与珍珠》口述史的内容跟他们想象当中的武康大楼居民的生活很不一样,没他们想得豪华,也没他们想得戏剧化,在时代变更的大浪潮中,也没他们想得那么波澜起伏。他们会质疑这种预料之外的平淡叙述是否真实,质疑采集者对原始材料做了手脚。

其实,这种想法是过于夸张了。口述史讲述者的确会回避一些不愿意让外人知道的事,但细想起来,每个人其实都一样,把握有个“度”。这个“度”在每个人心中。采集者工作时也要有一个“度”,这就是尊重讲述者的禁忌和回避之处,给他空间,也保护他的回避权。所以,当不同的讲述者回忆的历史出现矛盾时,要保留他们从各自角度出发的讲述。有经验并耐心的读者,应该是在不同讲述者的不同立场中,寻找更多的真相。对口述史的阅读,应该是一种以宽容为基本立场的阅读。

第四道难关是知识储备。对于这段并不遥远的历史,读者的知晓差异会非常大。《蚌壳与珍珠》中没有自带高光的主人公、曲折的情节、激荡的情绪,只是两个人或几个人,不急不缓地一问一答,就是每天伴随每个人生命流逝的日常。这些日常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既熟悉又疏离。熟悉,是因为这些都是祖辈、父辈、自己经历过的时光,平日里时不时地会提起;疏离,是因为很多人名、事件从未听说过,有些虽听到过,但不知其所以然,这些都会影响读者的理解。

《蚌壳与珍珠》为此补充了一些注释,注释均为专有名词与少数具有时代特征的用语,因为这些词汇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很少出现。其中包括38位人物的简介、15个艺术相关作品、14个历史建筑与遗迹、10家企业与社会机构,以及些许社会生活中的细节。

第五道难关,就是讲述内容的取舍问题。每个人讲个人生活的时候比较真实,可以讲述一大段内容,但是对口述史来说,并非全部有价值,需要有所取舍。《蚌壳与珍珠》看重的是集体的记忆,当然,在受访人讲话的时候,团队都需要将所有内容忠实地记录下来。

大家来写历史

到底什么是历史?是只有能写进正史的才是历史,其他就不是历史了吗?口述史在一定程度上不光是历史的补充,还是一个让历史活起来、暖起来的元素,更深层次的意义是,能告诉我们历史的本质是什么。

一个人的故事是故事,一千个人的故事就是历史,历史就由许多人的经历组成。中国的传统是史官写史,从汉代就开始,这种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观看真正历史的眼睛。我们看到的历史之外,还有好多历史是看不见的,全世界都是这样。但是到了20世纪以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非正史的重要性。现代人历史观念的转变,就是从英雄的历史变得不那么英雄的历史,这是人的自我认识的进步。让普通人口述个人生命史,倡导大家来写历史,既可让历史变得亲切、可读、大众喜欢,也可使史料更加丰富、更加多元、更加严谨,通过考证排比,可以把历史梳理得更加准确。

所谓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哪里?常常就在老百姓自己述说的历史里。

从武康大楼居民口述史的案例可以看到,上海市民的历史意识是鲜明的,他们不仅有生动的、蕴藏在感情深处的个人记忆,而且许多有血有肉的故事、细节,都是在大历史的文本中很难看到的。《蚌壳与珍珠》中留存了时代变迁的集体记忆,武康大楼的居民们以这种变迁的意识思维,去描述上海这座城市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互动关系。读者可以通过一家人、一栋楼、一个街区,感悟到一座城市百年来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的活力的释放。同时,这些访谈里也有些虽经岁月沉浮始终未变的传统,或者一些曾经拥有却正在流逝的美好,以及居民对这座城市最真切的期待。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是我们分别表述的共同历史,应该珍惜,应该整理,应该保存。

另外,从武康大楼居民口述史的实践来看,街道和社区起着关键的组织协调和意识凝聚作用。他们长期在社区工作,最能洞察民情,了解本社区的历史变迁、人口变化、风气习俗,通过与专业团队的合作,发动居民回忆和陈述私领域、公领域的历史,其实最能掌握社区文化精神,从而为建设社区新的文化,提升社区居民凝聚力打下一个厚实的基础。这也是今后开展口述史的宝贵经验。

 

分享:
网站首页 | 国际新闻 | 山东新闻 | 财经新闻 | 体育新闻 | 社会新闻 | 科教新闻 | 生活新闻 | 娱乐新闻 | 音乐新闻 | 经济新闻 | 交通频道 | 广播资讯 | 乡村频道 | 影视频道 | 农科资讯 | 居家购物 | 齐鲁新闻 | 文艺广播 | 国内新闻

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山东生活网
山东生活 主办 版权所有:山东生活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