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播资讯 > 正文

马斯克之后清华大学也发布了成功案例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2-01 15:08:00


马斯克之后清华大学也发布了成功案例



当地时间1月29日,马斯克发文称:“昨天,第一位人类患者接受了Neuralink的植入手术,目前恢复良好。初步结果显示采集到Spike(锋电位)信号。”
多家中外媒体报道称,Neuralink正在设计一种将大脑信号转化为行动的设备,将首先专注于两个应用:一是恢复人类视力,二是帮助无法移动肌肉的人控制智能手机等设备,甚至恢复脊髓受损者的全身功能。
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这项技术的第一批用户是手脚失能的人,目标是让像霍金这样的人交流起来比出手迅速的打字员还要快。
Neuralink官网也表示,它的任务是创造一个通用脑机接口,让今天医疗需求未得到满足的人恢复自主,并在未来解锁人类的潜力。
Neuralink官网上关于其目标的截图
脑机接口这项技术会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人工智能哲学十五讲》的作者徐英瑾。
记者:在您看来,马斯克的这项技术是不是有着革命性的意义呢?
徐英瑾:目前来看,这项技术用于让人们用大脑直接操作一些机器,对于有脑部损伤、行动受限的人确实是一个福音。但是,这个人群的比例可能并不大。所以相较而言,我认为他的星链和火星探索等项目对全人类进步的意义更大一些。
图为2017年9月29日马斯克在澳大利亚出席一场活动时的照片。
另外,要达到让盲者复明、或者让人具备一些能力,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现在只是把大脑中的电信号记录下来,换算成指令。从视网膜到视觉皮层,视觉信息的处理回路是极为复杂的,应该没有科学家已经完全搞清楚了。
记者:随着技术的进步,如果有一天真能做到这些,是不是会给所有人带来好处呢?
徐英瑾:我认为,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可能产生的问题会更大。
一方面,长久以来,我们的伦理规范是,如果要获得一些东西,就需要付出相应的努力。想学会一门乐器,就要努力练习;想让身体变强壮,就要多锻炼。一般来说,这些目标也需要仰赖社会层面的辅助才能达到,比如向老师请教。
而如果通过脑机接口可以掌握一些技能,那社会需求和“要有回报得付出”的价值标准就完全崩塌了。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就是个很大的挑战。
Neuralink脑机接口的植入物“N1”
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最终分界是皮肤,其尊严是人类伦理道德的根本。我们表达亲密关系都是通过皮肤,比如握手和亲吻。反之,如果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触碰对方的皮肤,就是冒犯。
从计算获得最大好处的功利主义角度而言,已经有缺陷的人让渡一部分身体尊严换取机能的恢复没什么问题。但是健康的人想通过脑机接口获得能力,或者达成别的目的,就会产生伦理风险。
侵入式的脑机接口造成的损伤可能是永久的,它的存在会让人变得非常脆弱。此外,我们现在对于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非常谨慎,但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智力和经验来判断真假,或者干脆选择不看。但是,在脑机接口进入身体之后,产生的想法还是不是我们自己的?对于植入我们脑中的信息,我们能不能作出判断?我们是不是可以选择不看?这些都是伦理威胁。
为用户植入“N1”,需要这台名为“R1”的手术机器人。
另外,大脑中的想法是非常私密的,脑机接口肯定需要联网,那是不是别人就可以窥探我脑中的信息?这又牵扯到了隐私泄露的风险。
记者:在马斯克发布消息之后,清华大学官网也发布了一则新闻,说与宣武医院团队成功进行了首例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临床试验。经过3个月的居家脑机接口康复训练,脊髓损伤患者可以实现自主喝水等脑控功能。在您看来,我们应该如何发展脑机接口技术,保持先进水平?
徐英瑾:我认为,能让有缺陷的人恢复机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没必要对马斯克他们的研究亦步亦趋。
我刚才提到了,我们对于视神经或大脑的了解仍是有限的,在这个时候谈“解锁潜能”为时尚早。人的大脑是不是有所谓的“潜能”?释放之后会对其他身体部位造成什么影响?这些我们都不知道。
首例患者通过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成功实现脑控抓握
所以,我认为我们更应该做的事情是发展脑神经科学,进一步了解大脑的运作。
打个比方,人在患了阿尔兹海默症后,千千万万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会发生全面性崩溃,这不是脑机接口能解决的问题。说到底,脑机接口是用看电器的眼光看待大脑,但大脑不是按照电器的思路运作的。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对大脑有更多了解,对于治疗阿尔兹海默症这种每个人都可能患的疾病会有很大贡献,这个意义非常大,而且也会给今后脑机接口的科学与伦理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
分享:
网站首页 | 国际新闻 | 山东新闻 | 财经新闻 | 体育新闻 | 社会新闻 | 科教新闻 | 生活新闻 | 娱乐新闻 | 音乐新闻 | 经济新闻 | 交通频道 | 广播资讯 | 乡村频道 | 影视频道 | 农科资讯 | 居家购物 | 齐鲁新闻 | 文艺广播 | 国内新闻

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山东生活网
山东生活 主办 版权所有:山东生活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