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教新闻 > 正文

济南东方双语实验学校打造“蚕桑文化”品牌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7-06 19:01:55


济南东方双语实验学校打造“蚕桑文化”品牌 
 


养蚕、采桑叶、蚕茧画、蚕茧吊坠……在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孩子们正在上一项独特的课程——“蚕桑文化”课程。学校打造“蚕桑文化”教育特色品牌,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们更深刻地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力,锻炼学生们的创造力,通过与学科之间的融合,为学生们打造一个全方位立体的成长环境,实现“全环境立德树人”。    
借助学校自身优势
开启“蚕桑文化”特色品牌
蚕经过蜕变可以化蛹成蝶,蚕吐出的丝线可以织成绸缎,“蚕桑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对学生们的学习和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
据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校长魏盈介绍,学校燕园校区依山而建,山上植被资源丰富,校园里也生长多棵桑树,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学校打造了“蚕桑文化”教育特色品牌。在四月份,学校举行了“蚕桑文化”研究学习活动启动仪式,每个班都领到了学校发的蚕卵,全校师生养蚕大行动就这样开始了。
“每个班分成五到六个小组,每个组的成员负责不同的工作,利用劳动课和课余时间养蚕。”学校劳动课教师刘勤介绍,学生们在小组中各司其职,有养蚕员、有记录员、有喂桑叶员、有清理员,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团队合作,通过观察记录不同时期的蚕的形态来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
养蚕活动历时将近两个月,同学们见证了蚕宝宝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在养蚕的过程中,学生们每天对蚕的变化进行记录,不但培养了孩子们细心观察,同时也提升了写作能力。学校还开展了绘画、手抄报、泥塑等活动,让学生们画出蚕不同时期的样子,同时用手抄报的形式,让学生们对蚕的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们自主的去了解蚕,去了解温度、光线、湿度、食物等对蚕的影响,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自身知识面。学生们还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彩泥制作出精美的彩泥蚕,在蚕茧上进行绘画,画出一个个造型独特的蚕茧,释放了学生的想象力,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打造多样桑蚕特色
实现“全环境立德树人”
“我养了三只蚕宝宝,还给它们起了名字,叫小美、小云、琪琪。”学生郑茗溪告诉记者,在学校“蚕宝宝”舞台剧中,她扮演了一位“蚕妈妈”的角色,通过舞台剧的形式展示了蚕的一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获得了有关于蚕的知识,而且自信心得到了提升。一次活动中,同学们都选择制作蚕茧画,郑茗溪却独辟蹊径,利用从妈妈那里看到的材料,制作了一个“蚕茧吊坠”,这个吊坠在成果展上被摆在“C位”。
学校的“蚕茧文化”不仅仅是养蚕,而是让同学们在养蚕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自主探究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自身对学习的兴趣。有一次,一名同学的蚕吃完桑叶后乱爬,状态和平常不一样,于是他们便去向老师请教原因,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最终确认是蚕吃了带农药桑叶导致的,于是他们赶紧将剩余的桑叶清理出来,保护住了剩余的蚕,在这件事中他们不仅了解到了更多的知识,还从“养育”中体会到生命成长的意义,在“呵护”中学会关爱、责任和奉献精神。
蚕在某一阶段会结茧,而茧又可以抽丝制成洁白的丝绸,学校根据这个特点开设了“鲁绣”特色劳动课,聘请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徐秀玲为“非遗传统文化”校外辅导员,并邀请她到校为师生授课,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看着一根根丝线经过齐针、缠针、打籽、滚针……一番加工,变成一幅幅美丽的绣品,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研究的兴趣。
“桑蚕系列还开展了书法、诗词、作文等不同形式的桑蚕特色艺术。”魏盈表示,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下一步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让“蚕桑文化”往更深入、更广阔的方向发展,坚持勤学若蚕,品洁如丝的育人理念,让蚕桑文化的精髓深入人心,用丝一般纯洁的心对待工作学习,用蚕一样勤劳的精神不断努力、不断创造。
分享:
网站首页 | 国际新闻 | 山东新闻 | 财经新闻 | 体育新闻 | 社会新闻 | 科教新闻 | 生活新闻 | 娱乐新闻 | 音乐新闻 | 经济新闻 | 交通频道 | 广播资讯 | 乡村频道 | 影视频道 | 农科资讯 | 居家购物 | 齐鲁新闻 | 文艺广播 | 国内新闻

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山东生活网
山东生活 主办 版权所有:山东生活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