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教新闻 > 正文

教育部定调“预制菜不宜进校园”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9-24 09:50:40


教育部定调“预制菜不宜进校园”



近期,“预制菜进校园”的话题多次冲上热搜。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经研究,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
9月23日,有教育界人士回应记者称,教育主管部门的表态体现了国家管理部门尊重事实,顺应民意,把学生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责任心。相信这将对整个学校食品系统的规范和良好运作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位从事预制菜相关工作的业内人士称,当前预制菜行业存在快速发展与标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在生产与消费信息严重不对称的背景下,在企业和产品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需要一个发展过程,才能让消费者逐渐接纳,而解题的答案就在于“标准化”。
教育部定调“预制菜不宜推广进校园”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预制菜进校园”的话题多次被提及并冲上热搜,预制菜也一次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9月22日报道,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安全,十分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广大家长期望孩子在学校吃得既绿色安全又营养健康。经研究,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
9月23日,多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他们为教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表态点赞,他们之所以反对预制菜进入校园,主要是出于对食品安全的考虑:一方面,担心预制菜会加入多种添加剂;另一方面,担心预制菜的卫生条件,“如果做不到公开透明,不能监督,每增加一道中间环节,就多一道风险。”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表示,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全社会都在关心学生在校是否吃得卫生、营养和美味,虽然有关方面在理论上可以论证“预制菜进校园”有多种好处,质量上也有保障,但真如此操作,老百姓凭“肉眼”无法判断“吃进孩子口中饭菜”的质量情况,原本就有家长对学校供给学生伙食的运作系统持怀疑态度,一旦是“预制菜”就更难辨别优劣。另外,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他们也一般无能力鉴别预制菜的优劣。而且,即使他们觉得饭菜“难吃”,也不太敢当面指出,这样就为低质量的预制菜进入学生口中而不被揭露提供了可能。一旦预制菜进入校园,就存在学校为了经济利益而采购低价预制菜的风险,也存在企业向学校推销劣质预制菜的风险,还存在学校内外不法分子有意勾结起来大量制造劣质预制菜的风险。
“并非讲预制菜一定有质量问题,只是眼下它的质量标准和监管手段还难以明确到位,所以预制菜不宜急着进校园。”樊秀娣认为,要建立起家长对学校“伙食”的信任,需要事实和时间。为此,教育主管部门作出“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的明确表态,很是明智。这体现了国家管理部门尊重事实,顺应民意,把学生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责任心,相信这对整个学校食品系统的规范和良好运作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业内人士:预制菜行业亟须标准体系建设
按照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标准,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欧连维表示,预制菜不是一个横空出世的行业,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目前正处于快速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最近热议的预制菜进校园问题,其重点是应该进一步推进针对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用餐标准建设,形成一套公开透明的标准和评价体系,设立卫生和营养送检抽检机制,让学生反馈意见成为常态化、社会化的监督方式,而不是只依靠政府检查。
学生就餐
樊秀娣也认为,学校要保证学生吃得好、吃得放心、有营养,在做好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公开、透明学生伙食系统的全面情况是关键。现在学校都有快捷的家校沟通电子平台,学校能否主动定期向家长公开学生伙食品种、进货渠道、价格等情况,以此接受学生和家长对伙食的监督。如是,相信校园餐饮的服务和质量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欧连维指出,纵览预制菜这几年的发展历程,在产业推动与市场热捧的双重推动力之下,有年均超20%的增长率。但是,从预制菜的整体销售渠道和当前舆情反馈来看,依然有众多消费者对预制菜存在一些顾虑和误解,针对预制菜的诟病可以概括为:添加剂判定问题、营养元素流失和保鲜程度、重油重盐高糖等。究其原因,还是预制菜的定位定义、生产过程、原料选取、消费选择等各环节的不透明和不分级造成的不认知和不认可。预制菜是一种标准化、工业化和规模化的餐饮产品,也是餐饮供应链产业化的载体。首先,要有标准,没有主要食材的稳定供应链,没有加工技术装备的工厂,没有定性定量的营养和添加物含量指标,没有全程品质可管控的链路,就不是预制菜,这些都应有标准所在。另外,预制菜的新鲜度、安全性、营养量和口感、口味还原度都非常重要,这些对应的是加工和保鲜技术标准,同时也要求有存储、运输、销售和加热的标准化操作。
欧连维认为,作为一个大众并不熟知的事物,尤其在生产与消费信息严重不对称的背景下,在企业和产品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需要一个发展过程,才能让消费者逐渐接纳,而解题的答案就在于标准化。换言之,当前预制菜行业快速发展与标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是目前预制菜产业发展的主要难题。
分享:
网站首页 | 国际新闻 | 山东新闻 | 财经新闻 | 体育新闻 | 社会新闻 | 科教新闻 | 生活新闻 | 娱乐新闻 | 音乐新闻 | 经济新闻 | 交通频道 | 广播资讯 | 乡村频道 | 影视频道 | 农科资讯 | 居家购物 | 齐鲁新闻 | 文艺广播 | 国内新闻

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山东生活网
山东生活 主办 版权所有:山东生活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