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教新闻 > 正文

到底什么样的学生适合考研?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3-12-24 14:35:38


到底什么样的学生适合考研? 


 

12月23日,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正式开考。一周之前,教育部官网发布消息称,据统计,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减少36万人。12月23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的深度调查《退出考研的人》,很快以2亿的浏览量冲上热搜。

那么,考研人数减少是否意味着“考研热”降温?到底什么样的学生适合考研?大学生应当如何做好生涯规划?

2024年硕士研究生初试开考。图为山东省实验中学考点,考生正在进场。

“退出考研的人”引发热议

在《退出考研的人》一文中,无论是随大流“卷”入考研大军的小炜(化名),还是“二战”备考半年后“改道”出国留学的小陈,抑或是招聘会上意外获得用人单位offer的小马,都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多数网友认为,条条大路通罗马。人生不止考研这一条路,优秀的人在哪里都可以发光。

有网友留言称,自己也是“退出考研的人”。她分享了自己退出考研的心路历程。“因为9月底学校缩招,我换了报考学校,因为这个缘故,五本参考书也换了。”她说,本来马上就要背完一轮了,又要重新去看新的专业书,总觉得自己背也背不完,当时有点儿崩溃。再加上备考环境的变化也不利于学习,到11月份决定彻底放弃考研。不过,说到“退出考研”,她表示自己并不后悔,因为通过几个月的备考,她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我远比想象中坚强。”她说,备战考研过程虽然痛苦,但却很有意义。

2023年以笔试、面试双第一的优异成绩被吉林大学录取、但后来选择了山东省拔尖选调生的侯庆迪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2023届优秀毕业生,他以自身经验告诉学弟学妹,一个人最终的选择,还是应该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比如我的规划一直是走选调生。”之所以前期会选择考研,是因为选调机会来得更晚一些。他建议学弟学妹认准的事儿一定要全力以赴,并且坚持到底。“如果坚持到最后结果依然不好,自己也可以死心了,不会再有遗憾。当然,我相信,只要全力以赴,并且坚持到底,结果一般都会是好的。”

考前再看一眼。

考研“降温”?

长期以来,考研一直被视为毕业大军的备选选择,尤其是最近几年,许多大学生选择考研度过缓冲期。然而,2024年考研数据表明,这种观念正在发生转变。教育部一周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报名人数较去年下降36万。

12月23日,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发布《202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分析称,“考研热”现降温趋势,是多方面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其中有三个重要原因。

一是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持续增长,就业市场学历内卷与就业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很多出于就业考虑而非有学术志趣的学生放弃考研,选择直接就业,大学毕业生直接就业人数出现增长。第二个重要原因是学硕减少、专硕增加。近年著名大学也纷纷放弃一些学科学硕的招生,直接“直博”。对于高层次应用人才培养为主的专硕,学费较高,且多数没有国家补贴。同时,根据培养要求,学制也纷纷延长至3年,各种因素下来,专硕的经济成本在不断提高。第三个重要原因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日趋严格。今年以来,延长硕士、博士就读年限,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各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改革重要内容。这无疑也“劝退”了一批学生。

山东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褚庆成则表示,考研报名人数下降,并不能代表考研“降温”,“应当全面衡量。”他认为,从总体上看,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及其在2024年全国本科毕业生中的占比仍处于高位,“考研依然热,名校也依然竞争激烈,这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是相匹配的,与社会发展需要也是相契合的。”

在褚庆成看来,出国(境)留学逐渐恢复常态,选择出国(境)深造的人数较最近几年有明显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直接影响了国内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而另一方面,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在国家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出台倾斜支持政策的直接作用下,近年来,毕业生应届生落实就业去向比例明显提升,沉淀下来的往届生基数减少。此外,广大毕业生的就业观、择业观也在不断进步,理性评估个人学业水平、科学制定学业规划和毕业就业计划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专家支招:大学生应当如何规划未来出路

那么,大学生应当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出路?

褚庆成建议大学生“知行合一”。“到了大学之后,按照‘积极融入、深耕积累、聚焦发力、毕业就业’的成长规律,水到渠成地逐渐明晰个人发展方向,并不断充实提升自我,进而实现顺利毕业、就业。”

图为《毕业生·我推介》走进山师,左二为褚庆成

至于什么样的学生适合直接找工作,或者考公、考编,褚庆成分析认为,如果学生在进入高年级以后对继续在校园里的全日制学习没有兴趣和动力,那就建议直接找工作。他建议大学生一定要认真把握大学期间的实习机会,因为“实习是大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和行业的一种方式。”他表示,通过深入一个行业实习,基本能够检验出自己是否喜欢这份工作。

 

分享:
网站首页 | 国际新闻 | 山东新闻 | 财经新闻 | 体育新闻 | 社会新闻 | 科教新闻 | 生活新闻 | 娱乐新闻 | 音乐新闻 | 经济新闻 | 交通频道 | 广播资讯 | 乡村频道 | 影视频道 | 农科资讯 | 居家购物 | 齐鲁新闻 | 文艺广播 | 国内新闻

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山东生活网
山东生活 主办 版权所有:山东生活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