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科资讯 > 正文

乡村振兴协奏曲之“春灌”乐章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5-26 12:07:04


乡村振兴协奏曲之“春灌”乐章 

​​
最美人间五月天,田畴沃野麦浪翻,物阜民康待满仓。记者从东营水务部门了解到,截至4月底,东营市2023年度春灌总体基本完成,累计完成春灌用水3.265亿方,其中市属灌区完成引黄春灌用水2.09亿方;累计灌溉农田237.72万亩,其中市属灌区灌溉农田127.2万亩。东营水务人以奔跑的姿态,笃守于农业的命脉。
红色堡垒,领航灌区
阳春三月,草木萌芽。地处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沃野千里,举目四望,绿油油的麦苗,一片连一片,不断延展。复苏的是勃勃的生机,还有潜藏的能量。
3月份既是东营春灌的高峰期,更是东营春灌的关键期。充分保障农田灌溉用水,对实现夏粮丰产增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东营市水务局把“保春灌引水”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全力以赴保障春季农业生产用水。
东营市水利灌溉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树涛说:“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春灌引水工作中,充分发挥市属灌区6个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130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红色保垒、领航灌区’基层特色党建品牌辐射带动下,各灌区管理所党支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党员冲锋在前、奋勇争先,在干渠上昼夜不停轮班巡查值守,350公里输水干渠上随处可见鲜红的旗帜、奋斗的身影。”
大家不惧寒冷,不怕疲劳,在寒风中填堵漏水的支门,爬上两米半高的闸房起落闸门,减少跑冒滴漏损失,把黄河水及时送到群众的田间地头。王庄所党支部延续“春节我在岗,送水保丰收”的光荣传统,“用心”“用情”向地处灌区下游末端的群众送去了最好的新春祝福。麻湾所党支部凝聚多方力量,搭建起“灌区·部门·乡镇”三级联动用水机制,用最短的时间把黄河水输送到灌区最下游村庄,“用爱”“用力”破解群众“急难愁盼”。各基层党支部以实干彰显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春灌工作中,擦亮“党建红”,保障“春灌水”,推动“田野绿”,力促“农业丰”。
担负春灌引水重任的东营水务人,正日夜不停奔波在各个引黄灌区绵延数千公里的输水渠道上,从取水泵站到干渠、支渠,循环往复,迎来日出,送走晚霞,“春灌引水昼夜忙,水润田畴苗秧旺”正是这种场景的真实写照。
精神传承,赓续弘扬
在“年三十”凛冽寒风中巡渠,双手绘就别具一格的“敬业福”;24小时高度密切关注引水泵运行情况,对浮冰封堵引水泵进水口影响正常引水问题,毫不犹豫穿上防水服,及时下水开展浮冰清除;对渠道拐弯处等易产生雍冰的地段,及时处置,保障输水通畅……此时,用“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高歌欢庆新春来”描述春灌奔忙水务人的身影,再合适不过了。
他们身上流淌着“打渔张精神”的血脉,他们薪火相传着“战天斗地、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精神伟力。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工程。当年,25万齐鲁儿女千里荒原摆战场,改造黄河流域自然条件,建成“人工渠道”,成为镌刻在黄河三角洲的引黄明珠。历经65年沧桑蝶变,得益于黄河水的滋养,往日“荒碱滩”已然成为“聚宝盆”。
这离不开引黄灌溉水务人的孜孜不倦的坚守和艰辛忘我的付出。他们一遍遍用双脚丈量着引黄灌渠的长度,一次次用双腿踏遍了灌区每一寸土地,将奔流不息的黄河水输送到黄河三角洲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地上。哪里用水引水,哪里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扎根灌区,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一个岗位一呆就是一辈子。他们早已成为了老百姓眼中的“实诚人”、口中的贴心人、心中的“自家人”。
年近60岁的李振科,自1981年2月参加工作就在王庄灌区五一站,一心扑在灌区引水一线,兢兢业业,一干就是42年。一个个像李振科这样的水务人,肩负着兴水为民、润泽一方的使命担当,用朴实无华、默默坚守诠释着“上善若水、务实为民”的真意。
乡村振兴,加油助力
水是生产之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灌溉是农业丰产丰收的基础,其中春灌是关键。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付窝村党支部书记赵宗禹说:“这几年,多亏了咱们水利灌溉部门,春灌用水来水早、水量大,村里的地浇的都很好,我们是连年大丰收。”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建设和现代化改造。加强田间地头渠系与灌区骨干工程连接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进黄河流域农业深度节水控水”……
近年来,东营市聚焦聚力乡村振兴,努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灌区,坚持抓实抓牢引黄工程续建改造“硬节水”和灌溉用水管理“软节水”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形成了工程布局合理、水资源配置优、水利用效率高的“三赢”格局。市属灌区年引黄河水5.5亿立方米左右,覆盖范围达5个县区25个乡镇150多万亩农田,成为守护粮食安全的“丰收之源”,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之源”。灌区还与沿线县区、乡镇合力建成集通行、绿化、湿地涵养于一体的沿黄生态带,为群众增收致富、美丽村居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标准规范,高效运行
“标准化”强支撑。东营市深入推进现代水网建设,在供水保障网建设上加力提效,实施了引黄灌区骨干工程和田间渠系整治,推进黄河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2021-2022年组织实施了市属灌区农业节水工程、胜利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2023年组织实施王庄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衬砌干支渠道91.5公里,新建改造水工建筑物418座,年节水1583万立方米,节水能力提高20%左右,缩短了农田灌溉周期。2022年,市属曹店灌区、麻湾灌区成功创建为全市首批省级标准化规范化引黄灌区,曹店灌区、麻湾灌区成为全省第二个、第三个省级标准化规范化灌区,这标志着东营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走在了全省前列。
“规范化”提效能。积极开展灌区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市属灌区实行分级管理,其中干渠及其建筑物由各管理所管理调度,支渠以下到农田由所在县区或乡镇管理调度,每个工程部位都有“主人”,调水配水都有“管家”,还聘用社会力量成为“专业保姆”,形成“灌区+县区+社会”共同参与管水治水新模式,保证灌区“先远后近”轮灌有序,最大程度解决潜在的供水用水矛盾,实现灌区水资源管理“供用水一盘棋”。2022年,市属曹店灌区入选全国节水型灌区。
“智慧化”促升级。东营市坚持“智慧赋能”,大力实施智慧灌区建设。在市水利灌溉服务中心调度中心,市属灌区输水渠道与水工建筑物实时运行数据、实时监控视频、水量统计汇总等情况一目了然。东营市水利灌溉服务中心副主任隋迎春说:“我们通过智慧灌区系统,能够实时掌控干支渠水位、闸门开启高度,以前采集一次信息至少1小时,现在仅用几秒钟。这为灌区水量精准化调度提供了信息支撑,创造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在2020年度全省水利行业金点子和技术创新竞赛中,东营市“云智慧灌区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荣获“现代高效农业(水利)技术创新”暨推广实施竞赛二等奖。2023年,市属胜利灌区借助数字平台,严格执行“计划用水、限额配水”的灌溉管理要求,将申请用水指标直接输入指令中心,信息采集、视频传递、预警提示如同灌区的“耳朵”“眼睛”“大脑”,根据农田需求水量、灌溉进度,实时调度干支渠水量,数字智能与人工调度“线上线下”相互配合,农田春灌首次实现了精细化灌溉,大大提高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效率,实现智慧供水到田间。
改革创新,澎湃动能
推广灌区工程施工新技术。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推动灌区管理提质增效、提档升级。2022年,在胜利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中,干渠下游10公里干渠,由原来铺设衬砌预制板渠,全部改造为现浇混凝土断面结构。改造后的渠道渠坡更加稳定、水流速更快、渗漏损失更少、挟沙能力更强。该技术解决以往渠坡冻胀易损、干渠淤积、水利用率低等问题,显著提高了渠系输配水效率。
探索灌区运行管理新思路。东营引黄灌区长时间输水,大量黄河泥沙进入渠道后,容易出现泥沙沉积,导致渠道出现不同程度的淤积,传统清淤方式难以很好解决。创新思路,利用干渠大流量输水挟沙能力强的原理,市属曹店灌区率先探索“挖掘机水下清淤”方式,有效解决干渠淤积问题。该模式措施简单快捷,省时省力省资金,对干渠周边生态环境无影响。基于该模式形成的《管理和技术措施在解决曹店干渠淤积问题中的创新应用》成果,荣获2021年度全省农林水牧气象系统“乡村振兴杯”技术创新竞赛三等奖。
开展数字孪生灌区建设新试点。2023年,在市属大型灌区·王庄灌区启动数字孪生灌区试点建设,以物理灌区为单元、时空数据为底座、数学模型为核心、水利知识为驱动,对物理灌区全要素和建设运行全过程进行数字映射、智能模拟、前瞻预演,与物理灌区同步仿真运行、虚实交互、迭代优化,打造对物理灌区实时监控、发现问题、优化调度的新型基础设施,提升现代化灌区建设管理水平。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昂首迈步新阶段,东营水务人将心系“国之大者”,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笃守初心,践行使命,持续推进水利灌溉事业高质量发展,高歌猛进,阔步前行,为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展现东营担当、贡献东营力量!
分享:
网站首页 | 国际新闻 | 山东新闻 | 财经新闻 | 体育新闻 | 社会新闻 | 科教新闻 | 生活新闻 | 娱乐新闻 | 音乐新闻 | 经济新闻 | 交通频道 | 广播资讯 | 乡村频道 | 影视频道 | 农科资讯 | 居家购物 | 齐鲁新闻 | 文艺广播 | 国内新闻

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山东生活网
山东生活 主办 版权所有:山东生活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