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新闻 > 正文

“济南国际双年展”持续出圈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2-21 19:10:35


“济南国际双年展”持续出圈 


“这个展览放眼整个艺术界都是相当炸裂的存在了”!备受瞩目的“共生世界——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自1月7日开展以来,热度不减、持续爆款出圈,已有超过30万人前来感受艺术盛宴,展览以齐鲁大地深厚的人文传承为支点,跨越时空的界限,建构起人与自然、现实与虚拟、当代与传统等多个维度,展示了一个兼容并蓄、相互融通的共生世界。近日,记者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来到山东美术馆的展览现场,感受它多元的审美与独特的艺术价值。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废弃塑料玩具摆满了一面墙,密密麻麻,令人震撼!
走进山东美术馆的大厅,一眼看到本土艺术家徐国峰近30米长的装置艺术作品《景观墙》,五彩斑斓的玩具曾经承载着孩子们的快乐和成年人的记忆。不过,这可不是回忆杀,它们有的是从长江入海口捞上来的塑料垃圾,也有别人捐赠的废弃玩具。塑料垃圾是工业时代大量消费的产物,又是难以消解的污染源,以塑料垃圾为元素构建成的巨大画面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是对当下生态问题的关切。徐国峰的另一件作品《母子》同样让人震撼:鹈鹕母子都是由废弃塑料组合而成,站在废弃石油桶之上的鹈鹕妈妈喂给小鹈鹕的不是鱼,而是令人瞠目的塑料垃圾,反映了对自然环境的忧虑,以及物质主义膨胀带来的生态灾害。作者以戏剧化场景的构建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也带来震动和反思:人如何才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与自然和谐共生?
置身深海,蔚蓝的海面潮起浪涌淋漓挥洒,听大海中最原生淳朴的声音,悠远而神秘。
“20赫兹是人类能听见的最小音率,作品取名《19赫兹》意在将人类不可听的、不可见的海底世界转换为可视化的视觉体验,呈现在大众眼前。”V^艺术小组的作品以一只鲸鱼的自述为主线,它带领观众畅游在大海中,聆听来自不同海域中的自然声响:火山爆发、地震、雨的声音、冰川的融化,以及人类海洋活动的干扰。
基于海洋音景原始录音材料和声音可视化技术,让观众开启深海环境中的音景旅程,并以鲸鱼视角来感受地球海洋环境之变,也表现出人类活动对深海生物的扰动与影响。三位年轻的艺术家用格物致知的精神延展人类与海洋和谐共处的可能性,审视工业文明给环境和地球造成的严重影响。置身于美妙新奇的世界,徜徉在蔚蓝色的梦幻海洋,一抬头,这只灵动的鲸鱼正向你游过来,在这唯美浪漫的刹那,我听到了鲸鱼在歌唱。
从大海到星辰处处展现着天地之美,王刚的《凝望星空》,艺术与自然浑然一体,在多维变换中营造出无限深远、神秘莫测的视觉空间,产生强烈的时空交错感。它与现代文明的冲击息息相关,显示出对大千世界的瞻望与关怀。
人与自然是最永恒的主题之一,著名画家何加林创作的《家园》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他在画中虚拟了一个园林,象征了人类文明的栖息之所,也是他的“乌托邦”。在画中,人与各种动物各得其所,相安共生,一派祥和景象,隐喻着对生命的尊崇、对和平的向往。作者不仅擅长对自然景观山水的书写,更是深刻揭示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的矛盾愈显突出,战争破坏、种族冲突、生态失衡等成为世界性顽疾。自然的博大与作者的人文情怀相应和,让我们看到与万物和谐共生的美好,也稀释了现代都市过于喧嚣的那份沉重。何家林在语言图式上兼收并蓄,创造新的个性符号,也探索着新的领域和空间,体现出融通万物的包容格局。
埃利希,唱着《老男孩》长大?
一个外国人,会给万里之外的济南观众带来什么?当我走进《教室》的瞬间,突然冒出了这个念头。
还是在2020年,阿根廷艺术家雷安德罗·埃利希在上一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中,凭借《超然楼》的飞檐走壁吸粉无数。他擅长通过视错觉艺术的形式,在看见与相信之间创造出真实与虚幻叠合的情境,让观众在参与体验和分享中持续引发有关视觉、参与、空间、边界的思考和讨论。
这是中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间普通教室,黑板上写着杜甫的《望岳》,墙上挂着当年的济南地图,作品呈现出一个探索性的空间,身处其中的观众可深入艺术家丰沛的想象空间之中,完成一场自我探索与诠释。当我坐在凳子上时,看着自己在对面教室里的投影,瞬间回到三、四十年前的少年岁月,是回忆还是梦境?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在恍惚中回味悠长又怅然若失: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那时陪伴我的人啊你们如今在何方。
埃利希,你是唱着《老男孩》长大的吗?
机械臂维纳斯的出圈,被戏称科技与狠活儿。田晓磊的《神话》以科技感、未来感表达创意,人机交互、器官异化、乱码文字……他们是下个时代人机结合的标志,表达了艺术家对于未来人类进化的幻想,脑洞有多大,《神话》就有多圈粉。在数字技术和网络科技加速发展下的“共生”也包含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共生、数字科技与艺术创意的共生、数字创意与现实生活的共生关系。数字技术打破空间和时间的界限,使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视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维度。
神柱绽放!无数纷飞的“玫瑰花瓣”与“蝴蝶”“点燃”了空间,这一活色生香的浪漫场景令很多观众梦寐以求。
古原的作品《花彩艺术 神柱:绽放》,神柱,来源于古老的图腾柱,也是宇宙树、生命树的象征,激荡着古老的原始图腾观念的内涵。传说中“神柱”是可以跟天地对话的精神境界,激发着他的创作灵感,也体现着对于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他将各种充满生气的元素集中到一起,在绽放中生成饱满的梦幻性和神圣性。
古原一直进行中国传统的、民族的符号性语言研究和探索,他从历史的深处钩沉出充满民族情怀的艺术想象,以传统文化的符号作为元音,通过不断的解构和重构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体系和力量,重新谱写华夏文明的神秘回响。
艺术家李洪波用纸媒雕塑创作成《童话世界》,由彩色纸张粘贴、切割后组合成为一个庞大的世界地图装置。经过堆叠排布,借助空间中的镜面反射,最终展现在观者面前的是一片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
野性的冲动与绚彩
很多普通观众对顾黎明笔下的“门神”最为熟悉,他借用悠久的文化符号“门神”,来叩中国油画之门。作为一个山东走出去的艺术家,顾黎明此次以济南人熟悉的隋代古迹四门塔为题材,绘制了抽象作品《四门塔》二联。作者借“四门塔”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朝向,从建筑的方圆构造元素中凝练出抽象视觉语言。作品尝试从历史的时空精神方位,探索在当下扁平的图像信息化时代,人的内在灵韵的缺失。通过融合传统造像、方圆结构及石材质感等元素,利用宣纸的拓印与拼贴转换,力图借助传统与现代,具象与抽象来“触摸”不同的感觉。
意大利艺术家玛尔塔•斯帕格诺利的《狂野》可谓潇洒而惊艳,作者以她惯有的风格创作了带有奇幻色彩、节奏感强烈和线条流畅的人物形象及表现形式。
作品的主体由两个骑在马背上的原始人组成,背景上散布的不同色块交织着朦胧与混沌,像一曲充满活力且激情四射的绘画交响乐。艺术家运用分层画法,绘画的原料以及画布的留白极富韵律感的点缀在其间,将背景的边界和形态描绘得淋漓尽致。通过对色块的挖掘,突破了描绘意象本身,使场景富有深度也更具神秘感。红与黄色彩的大胆运用,燃烧着野性的冲动与绚彩!这是一次通往荒野的探索之旅,如同天马行空,那变幻莫测的狂野自然使我们的灵魂得以熏陶。
青年画家彭斯以油画创作为主,同时因为醉心于东方文化传统,所以在潜意识中体现出中国绘画的审美特质。他把西方文艺复兴的绘画艺术与中国传统的精髓引入作品,可谓相得益彰。彭斯参展的作品是《匿名的肖像·彩色的肖像之(二、三、四、五)》这些人物肖像,笔法细腻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一个个极具张力的人物表情,或坚定或游移,表现出经典而又真实的内心。作者用单纯强烈的色调和节奏多变的线条,传神的架构出富有感染力的心理空间,承载着精神世界的厚重和深邃。
捷克艺术家吉里•多库皮尔以肥皂泡画而著名。他自小就喜欢印象派,少年时是达利、毕加索的拥趸,青年时研究装置和行为艺术。他的作品尝试了各种非传统方法和材料,用颜料和碱液肥皂的混合物,在织物表面创造出半透明的肥皂泡画《无题》,整件作品明艳而又梦幻,像一只只空灵的桃花水母,在湛蓝的水中游荡绽放。不同性质颜料交融中,充满张力的笔触,晕染出如梦似幻的空灵之韵。
个体哲思融入社会与传统
传统与现代的共生、东西方艺术的交融、创作观念的转变,催生出更为丰富的美学变奏,它具有穿越时空的感染力,也包含着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密码。
著名画家范迪安把中国美术的写意精神与西方油画笔触光影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具有东方文化属性的语言风格。他此次参展的巨制《奔流不息》,融合自己对历史的观照与感悟,用奔放的色彩、酣畅的笔墨和炙热的情感,描绘黄河雄浑壮美、奔流不息的景象,建构史诗般的黄河叙事,弘扬自强不息、激昂奋进的黄河精神。
同样对黄河饱含深情的油画家王克举,多年前,他曾心怀对母亲河的景仰和敬畏,从黄河源头到入海口,一路朝圣,用画笔和色彩描绘着大河上下。此次王克举参展的作品是《黄河岸边的棉棉细语》,画面展现了秋天的华北平原,大片的棉田像朵朵白云飘洒在大地上,洁白灿烂,花朵间不时有蜻蜓飞舞、秋虫欢歌。作者通过描绘黄河所孕育土地上的丰收花朵为黄河歌唱,表现了感恩黄河、感恩这片大地的深情。
画家莫晓松的作品细腻典雅静谧、庄严而带有诗性。此次他推出了《古罗马启示——思逸神超》《古罗马启示——心境双忘》《陶瓶的启示——佳丽在席》《天际丽人》《希腊神话之——烟水》等力作。莫晓松的作品用异域的形象开启梦幻的想象,神秘的清雅气息让作品充满了东方美学的沉思,以个人的独特视角触及了东西方传统文化共通的价值认同。
《覆天载地四方八极六合九州大道不孤天下大同系列之三》是卢禹舜的力作,他曾探索出独具个人鲜明特色的“禹舜山水”风格体系。
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几千年来,“道”的理念和对它的追寻,己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与基因,成为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世界观和人生哲学的一部分。辽阔苍茫的太空,深郁沉冥的大地,繁密重叠的物象……卢禹舜用探索性的抽象语言符号和图式,尝试表达对神秘的宇宙洪荒,对那恍兮惚兮、寂兮寥兮的天道哲学的探究和追问;将个体哲思融入社会与传统,以“大我”观照世界,进而表达出对沉雄博大的天地精神、宇宙精神、天人合一的哲思与新气象。
天地大美,生生不息!
分享:
网站首页 | 国际新闻 | 山东新闻 | 财经新闻 | 体育新闻 | 社会新闻 | 科教新闻 | 生活新闻 | 娱乐新闻 | 音乐新闻 | 经济新闻 | 交通频道 | 广播资讯 | 乡村频道 | 影视频道 | 农科资讯 | 居家购物 | 齐鲁新闻 | 文艺广播 | 国内新闻

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山东生活网
山东生活 主办 版权所有:山东生活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