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新闻 > 正文

打个样!乡村振兴路上沂蒙有好例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6-10 16:34:05


打个样!乡村振兴路上沂蒙有好例 


近年来,临沂市积极探索以片区建设整合资源、促进均衡、带动共富,一片一片地抓,力争抓一片成一片,循序推进沂蒙乡村全面振兴。在5月下旬举办的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议上,蒙阴县垛庄、沂水县院东头片区,成为观摩学习点。
近期,记者走进上述两个片区,在这里看到乡村振兴路上的沂蒙好例。
金银花成海,长明村走上敞亮路
麦子黄的季节,蒙山脚下,长明村被金银花悠长香气包围。这里的900亩土地,整体流转给药企种上金银花、丹参等中药材,每年能给村民带来近百万收益。
曾经的乱石堆、荒草沟,变身文化广场和清水石渠,多年未回村的人差点认不出故乡。乡村振兴东风徐来,昔日前景不明朗的长明村,走上了一条敞亮路。
“一年前你来这个村看,可不是这个样。”64岁的刘乃红,种了30多年黄烟,本以为这是除了种粮食之外,为数不多能让山岭地生金的作物。没想到,村里借助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与广药集团合作,搞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仅是土地流转收入,就年平均给每户增收2000余元。
长明村是蒙阴县垛庄镇石马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村,由东长明村、西长明村合并而成,共 690 户、2256 人。受制于地理位置偏僻,是个典型的山区小村。
2022 年,依靠土地流转带来的种养殖项目,村集体收入 61 万元。在全县行政村一体化考核中,由 2021 年第 256 名跃升至2022 年第 13 名,彻底打了个翻身仗。
比起收入增加,更让村民称赞的是村子变美了。
乡村振兴路上,临沂市坚持环境连片提升,以政府投入、村民投工投劳和社会参与相结合,从花钱少、见效快的村庄整洁入手,逐步拓展到道路硬化、绿化亮化、文教卫生、数字乡村,不断优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依托当地“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机遇,长明村创新“群众参与十项激励”工作法,全村人人参与、投工投劳,仅用 9 个月就完成汪塘治理、道路硬化、广场建设等重点工程,由一个“脏乱差”的薄弱村变成“绿富美”的模范村。
5月初,在外务工多年的村民刘乃广再回村时,惊诧于村子的变化,一度“找不到回家的路”。
让长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乃江更有底气的是,这个村在蒙阴县第一个开设“两山”超市,以户为单元,根据积分管理办法和积分细则,对参与公益事业、志愿服务、绿色生活、美在农家等情况进行量化赋分,达到相应分值,可兑换所需生活用品,形成了“现实表现—采集赋分—兑现奖励—行为调整”的良性机制,激发了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也让长明村人对建设更美好的未来更有底气。
家在景区、人有工作,四门洞村“傍富”出圈
“有一种幸福,叫我家在景区。”沂水县院东头镇四门洞村人,底气十足地把这句话写到了街边高墙上。
四门洞村名,来源于村民脚下壮美而神秘的溶洞,这个溶洞有东西南北方向4个入口,因此得名四门洞。2000年3月,这片溶洞作为景区对外开放。
彼时,村民守在家门口,就能卖山货挣钱。随着景区发展规模扩大,昔日溶洞已经变身萤火虫水洞景区。时至今日,家门口的摊位已经发展成规模化的30多个创富岗位,提供给村里的老人们无偿使用。
“我们两口子都快80了,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到这边卖点纪念品、特产,能挣点零花钱。”5月30日,太阳爬上杨树稍的光景,潘元祥骑着三轮车带上老伴马春芬,不紧不慢地赶往位于景区出口的商业街区“上班”。
相比灵活上岗的潘元祥和马春芬,四门洞村有70多人在景区内稳定就业。从事导游、保洁、养护等工作。
“这个村太偏僻,建景区之前,我们这里生活和灌溉用水都困难。”四门洞村党支部书记徐养民介绍,他们村是个小村,一共只有138户,解决了用水问题后,当地农业得到发展,这里的红色土壤适合种植生姜和芋头。特别是生姜颜色亮黄,受市场欢迎,亩产高的能到万斤。这几年生姜行情不错,今年地头价甚至到了7块钱一斤,农户的收入很可观。
为“傍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四门洞改造村居环境,全民参与,就地取材,修复石板路、青石墙、红瓦房5000多平方米,硬化道路3.6万平方米,既保持了原汁原味的沂蒙山乡特色,又满足了游客的现代化旅游需求。
临沂市坚持规划连片实施,把156个乡镇划分为农业主导、生态文旅、工业带动、城乡融合4类,统一规划、特色发展,市级以上示范片区达到62个、覆盖1064个村。
“景区村中建,村在景区中”的四门洞村,正是得益于生态文旅特色发展,借势已成为5A级景区的萤火虫水洞,发展民宿31套、农家乐5家,建设蝴蝶—萤火虫繁育基地1处、非遗研发传承中心1处,让230余名村民不出村就能就业。
“兵支书”带头,昔日落后村成先进
现场推进会结束后的第二天,蒙阴县垛庄镇古泉村党支部书记刘元华,一天就接待了8波参观践学者,嗓子都快讲冒烟的他,辛苦并骄傲着。
2019年,在垛庄镇主要领导好说歹说下,硬着头皮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时,刘元华不曾想过会有现今的荣耀。
“2019年5月之前的一年半里,这个村先后换了三任党支部书记,都是因为工作不好干、压力大主动请辞。”彼时,退伍后从事运输生意的刘元华,生意正风生水起。
“村务千头万绪,干好了是应该的,干不好丢人。”刘元华说,他从军后就很少回老家,村里人都认不全,不想跟前几任一样碰钉子自找不自在。镇上做工作让其回村带头致富时,他一百个不情愿。
千条路万条路,建好支部才对路。2019年,蒙阴在全省率先开展“兵支书”选配试点工作,全县366个村有“兵支书”115人,占比31%。镇上认准了刘元华是不二人选,软磨硬泡让其回村。
“工作难干,正是说明群众对党支部有期盼。”虽是硬着头皮上岗,刘元华却没给自己留后路,一门心思要让古泉换个样。
正在刘元华思虑该如何创富时,一个蜜桃新品种繁育、种植的农业项目打算在垛庄镇落地,却苦于没有村子能一下流转出至少2000亩土地。
“最难的是做农户说服工作,有的一家得跑上二十多趟才能做通。”时代农耕的村民,舍不得把地交给别人种,更怕流转后自己拿不到钱。刘元华苦口婆心,用诚挚情感赢得了最终的多数人同意。
不久后,金葵农业、雅库特农业项目相继在古泉落地。流转土地2400多亩,连片建起现代蜜桃产业园,共栽植蜜桃 20 多个品种、15 万余株,带动村集体年增收 90 余万元。
产业让古泉焕发新生,也让其先后获评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络绎不绝的参观者,纷纷到这里取经求学,让这里的成功经验改变更多村。
乡村振兴中,临沂市的一条重要实践经验就是“通过建强党组织带动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发展”。
在古泉村西北直线距离25公里的沂水县西墙峪村,翻天覆地变化也与“兵支书”相关。2019年,90后大学生女兵王成成退伍回乡,挑起了西墙峪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
西墙裕村名,来自村西头山峰连绵重叠。宛若一堵高墙,这些大山曾一度围困世代生活在此的村民。
当乡村振兴的东风刮进沂水县院东头镇,西墙峪进村唯一的出行土路变身柏油路,一路串起散落在16个山峪中的229户人家。被连接的不仅是空间,还有村民齐心扮靓乡村的期盼与努力。
好在5年从军历练,练就了王成成一身沉稳与坚毅。上任后,她花了半个多月时间跑遍全村16个山峪,掌握全村情况。越深入了解,她越迫切想为村子做点实事。
作为临沂北大门,沂水县有着光荣的红色过往,西墙峪更是这抹红色中的亮眼存在。它是远近闻名的抗日堡垒村,山东纵队指挥机关、鲁中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曾设于此。一个不到200人的小村庄,掩护救助伤病员320余人次,掩藏粮食15万斤。
近一年时间里,王成成奔走在村里老人家中,在多方力量协调下系统整理红色故事、图片影像、实物档案等,建起红色记忆馆。
“要留住村子的记忆,留住游客。”在王成成心中,西墙峪是块资源宝地。山水绕村,又有石屋、石墙、石板路等沂蒙山区传统村落古朴特色,缘何不利用?
与村民的磨合相处中,王成成带着全村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上摸索前进。如今,西墙峪打造起“宿民居、忆历史、游青山” 的旅游打卡地,8家发展农家乐和12套精品民宿,帮助38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村头开张家大院的老板,之前都不在村里,现在回来用老房子办起了农家乐。”王成成感慨“红绿融合”带给乡村的甜头。2022年,西墙峪村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8万元。并获评省级景区化村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以西墙峪为中心的民宿区,还被授予山东省旅游民宿集聚区。
分享:
网站首页 | 国际新闻 | 山东新闻 | 财经新闻 | 体育新闻 | 社会新闻 | 科教新闻 | 生活新闻 | 娱乐新闻 | 音乐新闻 | 经济新闻 | 交通频道 | 广播资讯 | 乡村频道 | 影视频道 | 农科资讯 | 居家购物 | 齐鲁新闻 | 文艺广播 | 国内新闻

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山东生活网
山东生活 主办 版权所有:山东生活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