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新闻 > 正文

沉浸式体验山东手造,筑牢文化自信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8-22 14:21:31


沉浸式体验山东手造,筑牢文化自信 
 


为落实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和体育局“学习二十大、美德少年游历下”红领巾寻访主题活动要求,8月19日,山大辅仁学校五(10)中队的少先队员们寻访到位于泉城路的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通过用眼睛观察、用思考探究,沉浸式体验传统香囊和非遗线装书的制作,了解16市特色文化,增强美德认同,坚定文化自信,争做爱党爱国爱泉城的好队员。
制作传统香囊——识药材、知功效、研磨制作
小小的香囊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具有防中暑、驱蚊、醒神等功效。香囊的使用,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礼记》记载,男女未冠笄者“皆佩容臭”,容臭即为香囊。香囊的称呼,出现于汉魏时期,《孔雀东南飞》中就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的诗句。
在听完工作人员关于香囊历史、药材种类和功效及制作方法的讲解后,少先队员们变身为一个个“民间艺术家”,自己动手挑选药材,反复研磨,装入囊袋,很快一个个香囊就制作完成了。
一本书的诞生——了解非遗线装书的由来,亲手缝制一本属于自己的线装书
线装书是指用线装订的图书,是我国独有的一种装订形式,被誉为“中国书”,线装书一般选择檀皮含量高、无脏、无破损、匀度一致的手工宣纸,二者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一本线装书的诞生,要经过裁纸、印刷、折页等十八道传统工艺才能完成,除了印刷之外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完成,捧在手里,能从墨香中感受到沉甸甸的历史。
少先队员们通过亲手缝制属于自己的线装书,在穿针引线中领悟非遗传承的要义,在书香中坚定中华文明传递者的信心。当一本本线装书制作完成,他们在欣喜之余,也发出了对古人智慧的赞叹,对璀璨的中华文明的赞叹。
王一诺说,一本小小的线装书却集合了造纸术和印刷术两大古老发明,通过近距离观察、亲自动手缝制,深刻感受到一千多年前古人的聪明才智,穿针、引线、拉直,看似简单的重复动作,真正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需要专心、细心、耐心,就像我们平时学习一样。“我们要继续关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传承古人的智慧、才华和创造精神,全力爱护、保护、崇敬、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尹镆涵说,缝制线装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穿针引线、打结粘贴等许多步骤。藏青色的封面,竖式的题签,每一页、每一册都蕴含着沉静的书香、古朴的韵味和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力量。“我们装订的虽然是一本没有字的书,但更多的是传承了一份情感和文化。今后,我们要传承非遗精神,当好中华文明的传递者和创新者,让中华文明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观展示中心——学习了解山东16市特色文化
齐鲁大地,每一座城市都蕴藏着丰富的非遗珍宝,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淄博陶瓷琉璃、青岛贝雕、泰山桃木雕刻、草柳编、老粗布、红木嵌银、泥塑、花饽饽、抽纱刺绣……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少先队员们近距离触摸16市传统手造的文化与魅力,在体验手造之美中感悟中华文脉,在传承与创新中增强文化自信。
苏浩然说,这一次的体验,拓展了知识面,增强了动手能力。并且,在这次活动中,他了解到了山东各地非遗目前传承的人非常少。所以,大家要传承非遗,不让这些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产消失。
这次寻访活动,少先队员们纷纷表示,通过亲身体验和现场感受,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加深了对手造工艺和工匠精神的了解,增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今后将继续努力学习,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分享:
网站首页 | 国际新闻 | 山东新闻 | 财经新闻 | 体育新闻 | 社会新闻 | 科教新闻 | 生活新闻 | 娱乐新闻 | 音乐新闻 | 经济新闻 | 交通频道 | 广播资讯 | 乡村频道 | 影视频道 | 农科资讯 | 居家购物 | 齐鲁新闻 | 文艺广播 | 国内新闻

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山东生活网
山东生活 主办 版权所有:山东生活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