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新闻 > 正文

“草根”人才与天下泉城的双向奔赴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3-12-13 10:16:06


“草根”人才与天下泉城的双向奔赴 


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近日,一缕煦暖的人才之风拂过泉城——《济南市新就业形态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试行)》《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和体育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试行)》发布。人才,在泉城济南,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觉人才离自己竟是如此之近”

李长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一生致力于莱芜梆子演艺事业。莱芜梆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优秀的齐鲁文化所孕育出的一朵艺术奇葩。李长生带领他的团队,数十年如一日,默默地用自己的方式坚守着这方艺术热土。目前,已挖掘、整理、改编的莱芜梆子传统剧目382个、现代剧目133个。

“我只觉得自己有责任这样去做,从来没有想过还能成为人才。”在此次人才认定目录中,按照《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和体育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试行)》规定,李长生成功被认定为C类人才。“这说明咱们济南市惜才、爱才、用才、护才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咱们济南今后的发展前景无可估量。”他表示,将会把自己的表演技艺和心得毫不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演员,努力为莱芜梆子艺术培养更多优秀的表演人才,让莱芜梆子薪火相传。

和李长生有同感的,还有从事新闻采编事业的柳先生。

就在前不久,单位工作群上,发了一个今年的人才认定申报通知,柳先生无意中打开一看,顿时兴奋起来,他看到的便是《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和体育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试行)》,其中D类人才认定条件的第15条,就是山东新闻一等奖的第一作者。“真没想到,今年济南市的人才认定标准‘扩容’了,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D类人才梦。”目前,柳先生已经按程序提交了申报申请。

包容的胸襟,让每一个人才都能在这个平台上肆意发挥全部的智慧,为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动力

天下泉城,包容天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人才。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济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能容人才、能纳创新的地方。爱才护才、开放包容的济南,为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人才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本领的舞台。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对人才的态度和使用上,济南市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笔者注意到,此次人才认定,更符合实际,更便于操作,更能充分挖掘大量的“草根”人才、“平民”人才。其中,与以往的几个较大的不同,一是作为人才认定办法的延伸,两个新认定办法的出台,无疑为济南的人才认定打造了更多的“蓄水池”,快递小哥、电商主播、网络作家、非遗传承人……这些新就业形态中,竟然也有了人才认定,不难看出济南对人才的包容之心。二是认定方式更加多元,除了自荐,还有专家举荐、企业自评、行业推荐、一事一议,不拘一格评人才。三是由归口部门提出认定意见,使得人才认定更具专业性。

“听说济南的一个快递小哥成了E类人才,这是真的吗?”连日来,在莱芜区,这个话题一度被热议。在很多人的眼里,这与传统意义上的高层次人才“大相径庭”“相去甚远”。一时间,“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蔚然成风。

“如果不出台《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和体育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试行)》,可能我还与人才无缘。”李长生说,莱芜梆子剧团的归口部门属于文旅部门,莱芜梆子的“前生今世”,文旅部门更了解,对人才的把握更贴合实际,更具专业。

柳先生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新闻单位的归口部门属于宣传文化部门,宣传文化界内,具备什么标准才算得上是人才,他们更有发言权。”

英雄不问出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博大的胸怀成就了散落在民间的“草根”人才,而这些“草根”人才,又为泉城济南做大做强注入了强大的基因。彼此成就,实现了“草根”人才与天下泉城的双向奔赴。

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让“天下泉城,人来无忧”

“最强大脑”论剑雪野,天下英才汇聚泉城。11月12日,雪野湖畔,第六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如期举行。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一个又一个招引贤才之举,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人才纷至沓来,在济南安家落户,发挥聪明才智。

济南求贤若渴,很多人已感受到。

市中区舜耕街道舜华社区综合党委书记张潇,在首批人才认定中,被认定为C类人才。一石激起千层浪,同样在莱芜区某社区工作的张先生感到“非常惊讶”:“没想到在基层治理工作中还能申报C类人才,这相当于省级人才啊。我得多向张潇学习,经常给自己‘充电’,不断总结基层治理工作经验,希望有一天也能成为这一领域的人才。”张先生兴奋地说。

凤凰引得来,还要留得住。

住房保障、租房补贴、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交通出行……给人才的福利,济南的“大礼包”里,一个都不少。

“凭着人才卡,每天上下班坐公交免费了。”莱芜区从事新闻媒体工作的刘军说,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足以说明济南市对人才的爱护程度。“钻研业务、创新创业的尽头更足了。”

“认定哲学科学人才、文化人才、体育人才,彰显了济南对提高软实力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福利政策,更彰显了济南留得住人才的信心和决心。”一位莱芜区市民表示。

人才服务没有天花板。天下泉城,人来无忧,有数据统计,过去3年,全市年新增人才数量在“10万+”,去年全市人才净流入近16万人,目前人才总量已突破269万人。

相信随着《济南市新就业形态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试行)》《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和体育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试行)》两个办法的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草根”人才会不断脱颖而出,一个全新的泉城必将焕发出新生动力和勃勃生机。

 

分享:
网站首页 | 国际新闻 | 山东新闻 | 财经新闻 | 体育新闻 | 社会新闻 | 科教新闻 | 生活新闻 | 娱乐新闻 | 音乐新闻 | 经济新闻 | 交通频道 | 广播资讯 | 乡村频道 | 影视频道 | 农科资讯 | 居家购物 | 齐鲁新闻 | 文艺广播 | 国内新闻

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山东生活网
山东生活 主办 版权所有:山东生活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