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艺广播 > 正文

“日月山”刻文大口尊与有虞氏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3-12-22 10:33:42


“日月山”刻文大口尊与有虞氏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朱村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刻有“日月山”(有资料称“日云山或日火山”)图符的大口尊,仅陵阳河就有七种类型13个单字,其中17号墓出土的大口尊刻有飘带纹图符。此后,山东诸城、安徽蒙城等地遗址相继出土此种类型的大口尊。2023年6月,江苏常州寺墩遗址也出土了刻有同样图符的大口尊残片,还有陶器刻有与莒县陵阳河遗址陶器相似的飘带纹。这些遗址的发掘,给我们带来了疑问,为什么不同地区出土的大口尊刻有同样的图符?这些遗存是哪个部落遗留下的?

“日月山”或是汉字雏形

据不完全统计,大汶口文化晚期共出土带刻画符号的大口尊三十余例,完整器(含经修复)二十余件,主要集中于山东莒县和安徽蒙城等地。大口尊上刻画符号的具体含义亦有众多不同解释,除了图像文字或原始文字的解释外,还有天象历法符号、自然崇拜符号、祭祀符号、氏族标记(族徽文字)等多种解释。

1957年山东省莒县暴发洪水,陵阳乡文书赵明录在陵阳河边采集到一些石器、陶器。1962年夏,山东省博物馆和文化馆工作人员对此处进行考察,确认其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存。1963年秋,山东省博物馆与莒县文化馆工作人员首次进行试掘,出土了文物150余件。1977年春,莒县文化馆苏兆庆、张安礼再次进行清理,出土了重要文物120余件。

1979年4月,山东省博物馆和莒县文物管理所,对陵阳河一带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共清理墓葬45座,出土文物2800余件,其中有大口尊、漏缸、高领罐等,部分大口尊腹部刻有图符,其中陵阳河与大朱村遗址的两个大口尊刻有疑似“日月山”的图符。专家学者们纷纷对这些图符进行研究,认为这是我国汉字的雏形,并对图符进行释读,但未形成一致的释文。发掘简报认为:“陵阳河墓地前后三次发掘45座大汶口文化墓葬,就时代而言皆属大汶口文化晚期。”

1973年,诸城市前寨村发现许多陶器。1980年秋,经过考古发掘,清理了近百座大汶口、龙山文化墓葬,特别是陶尊残片刻有“日月山”残字,与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一模一样。经专家研究,诸城前寨遗址与莒县陵阳河遗址属同一部族遗址。

这些遗存是哪个部落遗留下的?史学界的说法不一。有专家认为,这一部族文化遗存应是有虞氏部落遗址。主持莒县陵阳河与大朱村大汶口文化墓地考古发掘工作的王树明先生在《仓颉作书与大汶口文化发现的陶尊文字》一文中指出:“诸城前寨、莒县陵阳河遗址考古发掘,两地发现的物质文化面貌完全相同,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也完全一致。因而又推定,莒县陵阳河一带发现的陶尊文字,也是帝舜太昊部族的物质文化遗存。”

有虞氏部落特有葬俗

有虞氏,作为上古时代的部落,即史书上说的“虞舜”。

上世纪80年代,在安徽蒙城发现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两个时期的文化堆积。1989年,被确认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尉迟寺遗址开始发掘,在一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出土了石器、陶器近万件,还出土部分婴儿瓮棺,棺具为大口尊,瓮棺刻有与莒县陵阳河遗址大口尊一样的“日月山”图符。

关于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部落,笔者同样认为是有虞氏部落,也就是虞舜所属的部族。《礼记·檀弓上》中的“有虞氏瓦棺”是说有虞氏用陶制的葬具,“以有虞氏之瓦棺葬无服之殇”是说用有虞氏的陶制葬具安葬七岁以下就夭折的人。虞舜即有虞氏,《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帝舜为有虞。”从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出土的儿童瓦棺,可知该遗址为有虞氏部落遗址,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刻有同样图符的大口尊,也是有虞氏部落的陶器,从而证明同时期的莒县陵阳河部落为有虞氏部落。

从《礼记》记载来看,用瓮棺埋葬夭折的儿童是有虞氏特有的葬俗,安徽蒙城县尉迟寺遗址的儿童瓮棺符合有虞氏的葬俗。我们能否从当地的地方志找到线索呢?

《蒙城县志》概述:“蒙城县历史悠久。新石器时期,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夏朝,境西北为有虞氏,东南为涂山氏。”尉迟寺遗址在安徽蒙城县北部,符合《蒙城县志》有关有虞氏方位的记载。尉迟寺遗址考古发现既符合《礼记》有虞氏葬俗特征,也符合《蒙城县志》关于有虞氏分布记载,由此可证明此遗址是有虞氏部落遗存。

“日月山”版图不断扩大

于庄东南遗址位于山东省宁阳县北部的伏山镇,2018年8月,济南考古研究所对于庄东南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在H129出土了一件夹砂灰陶大口尊,大口尊直径32厘米,高62厘米,外壁刻有“日月山”陶文符号。发掘者判断其时代为大汶口文化晚期。

济南考古研究所学者撰文以为,该遗址“应属大汶口遗址周边的低级聚落”。史书上有关于虞舜后人建立古遂国的记载,“夏六月,齐人灭遂。注:遂国:舜之后。”关于春秋遂国的地望,《读史方舆纪要》载:“蛇丘城在(宁阳县)西北……北齐废……遂城,在蛇丘废县东北,故遂国”。王树明《帝舜传说与考古发现诠释》云:“东夷旧国遂亦帝舜太昊之后。其故地约当今山东宁阳县西北与肥城搭界处。”

宁阳县伏山镇于庄村,与史载的古遂国位置吻合,该遗址的发掘佐证了学者考证及文献记载,同时证明了出土的“日月山”大口尊,为有虞氏特有的标志物。

不仅是宁阳,在烟台莱州一带,亦出现了日月山陶文的痕迹。

2021年,一则“烟台考古重大发现!莱州吕村大型聚落遗址问世”的消息,将莱州一个涵盖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的大型聚落遗址推到大众面前。

吕村遗址位于烟台市莱州市平里店镇吕村北。《莱州市志》载:“莱州历史悠久,据古遗址考证,约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时期,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唐尧、虞舜时,为莱夷地。夏朝,东夷族建过国,治所过城在今城区以北过西村东,后被夏所灭,仍归夏朝,属青州。”这一遗址或为夏代过国遗址。

清·雍正《山东通志·圻封志》载:“过,依姓又作猗,黄帝之后,夏寒浞处其子浇于过,今掖县有过乡,又有过亭。”莱州吕村位于旧掖县北部,这里即为少康复国征伐的过国,少康投奔有虞氏后,娶了有虞氏的妻子,带领有虞氏的部队,收复了过国,从此莱州吕村一带就居住了有虞氏部落,因此这里出土了“日月山”大口尊,这一图符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日月山”陶文。

今年6月,《寺墩遗址发现日月山刻符,5000多年前长三角地区同属“大崧泽文化圈”》的报道,使得“日月山”刻文的版图进一步扩大。

寺墩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东北,寺墩是一个高出地面20米的椭圆形土墩,东西100米,南北80米。遗址分布在土墩下的东、北农田中,现有面积约6万平方米。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出土了陶器、玉制璧琮等多种文物。

今年6月,南京博物院寺墩考古工作站就常州寺墩遗址第六次考古发掘情况进行了披露,此次发掘崧泽文化墓葬近50座,出土大量陶器、玉器、石器等珍贵文物,在陶片上发现了带有山东大汶口文化特征的日月山刻符等。11月国家文物局通报,寺墩遗址是一处崧泽—良渚文化时期的中心聚落遗址。

常州市南临无锡市,史料记载,无锡市境内属古吴国,为虞舜之子居住地。常州地区紧邻无锡市,属吴国疆域。由以上史料可知,寺墩遗址是有虞氏的居住地,因此也出土了有山东大汶口文化日云山刻符的陶片。

四处迁徙留下历史印记

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始人刘敦愿先生最先把海岱地区的考古资料与古史传说结合起来,探索史前居民的族属问题,他在讨论大汶口墓地时,认为大汶口墓地应是有虞氏的遗存。

而作为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湖熟文化”,对其族属问题学界一直多有探讨。关于湖熟文化的族属问题,刘建国先生在《宜侯夨簋与吴国关系新探》一文提出了东夷说。学者认为,湖熟文化不是一时一地一个民族的变化。它最早的创造者为东夷族的一支,中期加入了周民族的因素,晚期族属更加扩大,又融入了部分越民族,但东夷族的一支始终是湖熟文化的创造者。

综上所述,莒县陵阳河及大朱村遗址、诸城前寨遗址、蒙城尉迟寺遗址、宁阳于庄东南遗址、莱州吕村遗址、常州寺墩遗址,均出土了刻有“日月山”图符的大口尊或残片,南京北阴阳营遗址出土的陶尊刻画图符与莒县陵阳河遗址陶尊图符相似。这些遗址虽然地点各异,但均能从古史记载中找到当地有虞氏的足迹。

从众多学者研究成果来看,这些遗址都是东夷族的遗迹,《孟子》云,舜帝是东夷之人,也就是说有虞氏为东夷人。因此可以认为,刻有“日月山”图符的大口尊,是东夷之有虞氏族群的文化遗存。有虞氏四处迁徙,从而在各地留下了一个个印记。

 

分享:
网站首页 | 国际新闻 | 山东新闻 | 财经新闻 | 体育新闻 | 社会新闻 | 科教新闻 | 生活新闻 | 娱乐新闻 | 音乐新闻 | 经济新闻 | 交通频道 | 广播资讯 | 乡村频道 | 影视频道 | 农科资讯 | 居家购物 | 齐鲁新闻 | 文艺广播 | 国内新闻

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山东生活网
山东生活 主办 版权所有:山东生活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