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艺广播 > 正文

来天津博物馆看看镇馆之宝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2-06 18:21:36


来天津博物馆看看镇馆之宝 



天津博物馆创立百余年来,植根本地深厚文化土壤,形成良好的文物发现、集藏、研究传统,造就了至今21余万件文物的馆藏大观。
天津博物馆文物涵盖青铜器、陶瓷器、法书、绘画、玉器、玺印等各主要品类,具有丰富的历史、艺术价值。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奕劻世袭亲王爵金册 四金片以小环连缀成册。前两片刻汉文,后两片刻满文。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一月二十六日颁发,记录了以奕劻“亲贤”而颁发此金册,并准其“世袭罔替”(清代爵位承袭,皆有代数限制。不限代者,称为“世袭罔替”)。 1959年人民银行成都道分理处收兑金银所获,文物部门拣选。
清和硕庆亲王宝鎏金银印 背铸龟龙钮,印面呈正方形,宽边。清光绪二十年(1894)慈禧太后六十诞辰时,晋封庆郡王奕劻为庆亲王并颁赐此鎏金银玺。宣统三年(1911)十二月溥仪逊位后,奕劻避居天津直到去世,此玺遂落津城。清代亲王玺传世极少,历史价值较高。
印文为满汉合文,右为汉文篆书“和硕庆亲王宝”;左为满文篆书。
明 荷鱼朱砂澄泥砚 澄泥砚中的朱砂澄泥堪称砚材里的稀世之珍,此砚呈朱红色,泥质优良,色泽鲜艳,是朱砂澄泥砚中之上品。
正面雕琢成鱼形,砚背以黑色荷叶衬托,黑红相映,浓艳与沉着相得益彰,线条流畅自然,绚丽华美,是极为难得的艺术品。徐世章亲属捐献。
清 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 小撇口,长颈,腹部下端丰满,圈足。胎质细腻洁白,胎体轻薄,釉面莹润如玉,上用珐琅彩绘画。颈部用蓝料彩绘上下两组蕉叶纹,腹部珐琅彩绘芍药雉鸡图。
空白处墨彩题诗:“青扶承露蕊,红妥出阑枝。”引首朱文“春和”印.句尾白文“翠铺”、朱文“霞映”二方印。瓶底赭彩书“乾隆年制”四字方款。构图精美,画工秀润典雅。绘画图案取自清代著名宫廷画家蒋廷锡的手稿。此瓶是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艺术珍品。珐琅彩瓷始烧于康熙晚期,盛于雍正、乾隆之时,多由宫廷如意馆画师所绘,精美之极,是宫廷御用瓷,为皇帝所垄断,极为稀少,珍贵异常。
清 雍正款青花九龙闹海图天球瓶 直口,长颈,溜肩,球形腹,圈足。通体绘九龙闹海图,间绘火云纹。口沿下用四道青花弦线与腹部主题纹饰相隔,一面绘海水纹,一面青花横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近底处绘波涛汹涌的海水纹,与口部相呼应,九龙在天海之间自由翻腾,姿态各异。造型丰满端庄,绘工精细,发色稳定深沉,为宫廷大型陈设用瓷,是雍正青花瓷中的精品。
隋 白釉双龙柄联腹传瓶 胎体白中泛黄,白釉下施护胎釉,釉不到底。盘口,单颈,颈下端两侧各有一系,双腹相联,腹饰弦纹,双平底微内凹。肩左右两侧各塑一条修长的龙形柄,龙头探入瓶的盘口。底刻有铭文“此传瓶,有並”,意为此瓶成对或双腹相联。造型新颖别致,是隋代创新的器型。
清末 兽面纹玉提梁卣 仿商代铜卣造型,附双龙首提梁,器身饰兽面纹。玉质温润纯净,材质优良,纹饰精美,做工精湛,是清代晚期玉雕的佳品,体大成对存世极为难得。
清末 翡翠缠枝菊花纹环耳扁盖瓶 盖有桃形纽,盖身及瓶两侧镂雕缠枝菊花纹。颈肩镂空花耳上各套一活环,瓶身光素,椭圆圈足,足下附座,上阴线刻兽面纹。此瓶为一块翡翠料剖开制成一对,材质精良,色泽璀璨莹润,雕琢精湛,抛光匀细,工艺高超,具有西方艺术风格的纹饰与翡翠的晶莹质感交相辉映,是难得一见的料美工精的大型翡翠制品。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玉猪龙 猪首龙身形,头部高耸大耳,巨目圆睁,鼻梁有多道皱纹,双唇紧闭前凸,与尾相对,头尾间留有缺口,颈部有一对钻孔。风格古朴浑厚,极具神韵。猪首龙身形的神兽可能是红山文化先民的神灵崇拜物。
玉猪龙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代表性玉器。该器体型肥硕,玉质温润,雕琢精细,是同类型器物中较大且最为精美的一件。
宋 龙纹玉杖首 龙首有双角,长浓眉,圆眼,上唇上卷,下唇下卷,张口,口中衔珠,腮部饰火焰纹,颈部有鬃毛和鳞纹。下部穿空并钻三孔,推测可能是宋代宫廷车辗座椅上的端首。
西周 太保鼎 方形,口上铸双立耳,耳上浮雕双兽,四柱足。腹部四面饰蕉叶纹与兽面纹,四角饰扉棱,最为显著的是柱足上装饰的扉棱和柱足中部装饰的圆盘,这在商周青铜器中是独一无二的,非常奇异。内壁铸“大保铸”三字。大保即太保,为官职名,西周始置,是监护与辅弼国君的重臣。据考证,此件太保鼎是西周成王时的重臣召公奭所铸造的。
东汉 谷纹双螭纹玉璧 上部边缘出廓镂雕对称双螭,螭眉眼上挑,螭身饰小圆圈纹及游丝毛雕,璧身浮雕乳钉形谷纹。造型奇特,雕琢细致巧妙,工艺卓绝,镂雕、浅浮雕等多种技法并用,在汉代玉璧中极少见,十分珍贵,是东汉时期同类器物中的精品。
二里头文化时期 铜爵 平底,薄壁,长流短尾,下部假腹有镂孔,通体合范铸成。形制原始,风格粗朴,是目前国内最早的青铜容器之一。20世纪60年代,文物工作者从天津电解铜厂废旧杂铜中拣选。
战国 楚王酓(熊)忎(悍)鼎 附耳,直腹,兽蹄形足,并附盖,盖上有环钮和三个变形的乌状钮。 共有铭文六十四字,分布在鼎盖内、口沿、腹部等处。
铭文记载了楚幽王为庆贺战事胜利用缴获的兵器铸成此鼎的经过并用于祭祀的史实。楚幽王,熊(酓)姓,名悍(即忎),公元前237—228年在位。造型雄浑敦厚,是出土楚器中的重要代表,被誉为“南北楚器之冠”。
西周克钟 甬钟,上有甬柱,柱下部有旋,甬中空,鼓部宽大。舞及篆间饰窃曲纹,鼓部饰夔纹,钲部、左铣部皆铸有铭文。
克钟全篇铭文七十九字,分刻两器上,每钟半篇,此件克钟铭文为下半篇。铭文记载了克接受周厉王的命令,到指定的地方巡查,克完成任务后得到周王赏赐,特铸此编钟,以追念逝去的先辈并祈福。徐世昌孙媳张秉慧捐献。
西周 克鼎 双立耳,平唇,颈部有六个短扉棱,腹略鼓而垂,下承三条兽蹄形足。耳上饰夔龙纹,颈部饰窃曲纹,腹部饰环带纹,蹄足上部有短扉棱,饰兽面纹。
腹壁内铸铭文八行七十二字,记述周厉王二十三年九月,王命兼管军事的近臣膳夫克去巡视厉王驻屯在成周的军队并进行整饬。徐世昌孙媳张秉慧捐献。
宋 范宽 雪景寒林图轴(复制品) 绢本墨笔 范宽(生卒不详)一名中正,字中立,华原(陕西耀县)人,主要活动于北宋前期。擅画山水,师法造化,得山之骨法,为北宋山水画三大家之一。
《雪景寒林图》是现存于大陆的唯一的范宽作品,为三拼大幅立轴。白雪皑皑中,群峰屏立,山势高耸,有冒雪出云之势。山麓水际边密林重重,深谷寒林间,萧寺掩映,流水无波。
全画布置严整,笔墨浓重润泽,屑次分明而浑然一体,皴擦、渲染并用,尽显山石和枯木锐枝的质感。画面前景的树干中,隐约可见“臣范宽制”的署款。
此画历经清代梁清标、安岐、乾隆内府鉴藏。1860年后流落民间,后为张翼、张叔诚父子收藏。 张叔诚捐献。
清邹一桂 翠柏双喜图轴 纸本设色 邹一桂(1686-1772),字元褒,号小山,晚号二知,江苏无锡人。雍正五年(1727)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无锡邹氏为绘画世家,邹一桂秉承家学,长于花卉,亦受恽寿平的影响,风格工稳清秀,兼工山水,著有《小山画谱》。
喜鹊、柏树、菊花和灵芝在中国传统绘画当中有喜气、长寿、如意的吉祥寓意。此幅作品作于“春王月”,即农历正月,或为新春应时之作。
菊花用色秀雅明净,较为工致,古柏、秀石、灵芝则以苍简概括的笔法画之。全作画格工稳与疏秀相间。其上自题五言长诗,与画面呼应成趣,更使画面的意境得以延伸。
款署“癸未春王,二知一桂写并题。”“癸未”为乾隆二十八年(1763),作者时年78岁。
清 华喦 山雀爱梅图轴 绢本设色 华品(1682-1756),字秋岳,号新罗山人等,福建临汀(上杭)人,后居杭州,往来扬州卖画为生。工山水、人物和花鸟,尤以花乌画水平最高。笔墨纵逸骀荡,构思奇巧,一扫泥古之习,为清中期扬州画派主要画家之一。
图绘两只锦鸡立于山石之上,专注地仰视一树盛开的梅花。梅花斗艳吐芳,几只燕子栖于其间,似在喁喁私语。整幅画设色清妍,笔致秀逸。乌儿生动活泼,栩栩如生。
山石用披麻皴,梅花双勾填色,山鹊翎羽刻画精细,神态逼真,不愧为华嵒画作中的精品。
作者自题七言诗一首“坐去壁间春似海,半株僵铁万花开。莫奇林叟情耽冷,山乌亦知解爱梅。” 
分享:
网站首页 | 国际新闻 | 山东新闻 | 财经新闻 | 体育新闻 | 社会新闻 | 科教新闻 | 生活新闻 | 娱乐新闻 | 音乐新闻 | 经济新闻 | 交通频道 | 广播资讯 | 乡村频道 | 影视频道 | 农科资讯 | 居家购物 | 齐鲁新闻 | 文艺广播 | 国内新闻

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山东生活网
山东生活 主办 版权所有:山东生活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