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频道 > 正文

家门口就业,平房换楼房!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1-28 16:25:31


家门口就业,平房换楼房! 


人勤春来早。1月25日大年初四,早上不到7点,日照市五莲县汪湖镇坊城片区林后村村民胡良海和妻子王雪已经开始在自家蔬菜大棚里忙着采摘春节后的头茬茄子。在胡良海家大棚周边,一座座蔬菜大棚成块连片,蔚为壮观。
从外出打工到返乡种大棚
走进胡良海的茄子大棚,一股温热的气息扑面而来,一排排紫油油的茄子挂满枝头,个个体肥饱满,长势十分喜人。胡良海和妻子王雪正忙着采收春节后的头茬茄子,王雪负责采摘、分拣,胡良海则负责搬运,两人分工明确,即使脸上挂着汗珠,但依然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胡良海和妻子王雪展示刚采摘的茄子,一个近一斤。
“这周边的大棚大多以种茄子为主。相比其他果蔬,茄子相对好管理。每年八月底种上,一直可以生长到来年六月。”胡良海说,“平均10天左右采摘一次。这个大棚大概一亩多地,一次采摘能有1600斤—2000斤。”
上午11点,大棚里的茄子被采摘了一半。“剩下的等明天上午来摘。”胡良海说,“一般都是上午采摘后,就立马运到附近的蔬菜收购点,下午就能装车、发货,运到城里的农贸市场和商超。”
当天茄子的收购价是1.8元/斤。“茄子的价格基本每天不一样,有高有低,随行就市。”胡良海说,整体上收入还可以,相比外出打工,他更喜欢种大棚。
一排排紫油油的茄子挂满枝头。
此前,胡良海和妻子在外打工,干过餐饮、进过车间。“在外东奔西走打工不稳定,不踏实。每月收入除去房租、伙食费和家庭开支,就没剩多少了。另外,外出打工还顾不上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胡良海说,“大概10年前,镇上鼓励发展大棚种植,我首批就报名了。种大棚就在家门口,只要勤快卖力,收入基本有保障,还能顾家。”
胡良海告诉记者,种茄子是辛苦活也是是精细活,必须要用心管理,不断学习不断摸索改进。勤劳能干且懂技术,胡良海种植出来的茄子光泽度高、品相好,产量也高。现在胡良海已经由原来的一个大棚发展到三个大棚。
闲不住的胡良海更忙了!
从四间平房到二层“洋楼”
从收购点出来,胡良海又马不停蹄地往家赶。“今天大年初四,有亲戚来。”胡良海笑着说,“我要赶回去炒菜。”
跟随胡良海进村,一座座洋气的二层小楼连排而建,门前挂着大红的灯笼,村里道路整洁,村居环境优美,从村里走一遍,过年祥和的感觉扑面。“党的政策好,我们农村人也能住上楼房。”胡良海说,以前他家是四间平房,低矮窄巴不说,还冬天冷夏天热,现在这栋二层楼上下一共140平米,客厅、卧室 、洗手间、厨房应有尽有,还带院子,住着宽敞。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
一座座二层小楼连排而建。
说着话,胡良海已经开始在厨房里忙碌起来,亲戚们陆续来到,大家坐在宽敞的客厅里,拉着家常。不一会,一桌丰盛的饭菜陆续上齐,一年的忙碌在大家的觥筹交错中消融,同时开始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大棚里“种”出幸福好光景。在汪湖镇坊城片区10个村中,像胡良海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果蔬大棚托起了村民的致富梦,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生活也更滋润了,不仅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一座座蔬菜大棚成块连片。
产业发展是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现在汪湖镇的茄子种植已经形成规模,注册了商标,优良的品种受到青岛、临沂、潍坊等地菜商的欢迎。汪湖镇已经成为日照市最大的茄子生产基地。
同时,汪湖镇坊城片区积极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每个村都成立了自己的农业合作社,涉及蔬菜、水果等多个产业。数据显示,2022年1—8月份五莲县新增党支部领办合作社339家,总量达620家,实现收入3800余万元,带动全县所有村集体平均增收超过5万元。村强民富,村民共享发展红利。许多入股合作社的村民不仅享受分红,还在家门口兼职挣钱,实实在在地富了“口袋”。
汪湖镇坊城片区村口雕塑。
产业兴则农业兴,农业兴则农村旺。果蔬大棚带来的可观效益,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大棚里种出了好光景,走上了四季增收的致富路。
分享:
网站首页 | 国际新闻 | 山东新闻 | 财经新闻 | 体育新闻 | 社会新闻 | 科教新闻 | 生活新闻 | 娱乐新闻 | 音乐新闻 | 经济新闻 | 交通频道 | 广播资讯 | 乡村频道 | 影视频道 | 农科资讯 | 居家购物 | 齐鲁新闻 | 文艺广播 | 国内新闻

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山东生活网
山东生活 主办 版权所有:山东生活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