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频道 > 正文

80位村民自导自演,这场村晚太“走心”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1-31 17:41:43


80位村民自导自演,这场村晚太“走心” 

 

敲起锣鼓、唱起歌,不需要太多的专业舞台和设施,村晚开演了。只需提供一个舞台,村民就可以自编、自导、自演一场文艺晚会。村晚不一定专业,但足够精彩,它演出了村里故事,唱响了村里新生活。

自导自演,全村老少齐动员

1月27日下午1点半,济南市石崮沟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院子里一片忙碌的景象。一场村晚即将在这里上演。

这场村晚由石崮沟村联合附近村子共同举办,80多位村民自编自演了十几个节目,包括唱歌、舞蹈、三句半等节目。演出人员中年纪最大的70岁,最小的仅有4岁。70岁的秦贻禄成为了演出队伍里的老大哥。

戴着一顶黑色毡帽和一副黑框眼镜,身穿迷彩棉外套,身形高挑瘦削,老秦在人群中也挺好辨认。尽管已是古稀之年,老秦依然精神矍铄,报名了走秀和独唱两个节目,早早来到现场排练着。

秦贻禄

演出场地并不大,红彤彤的灯笼高高挂起,紧挨着背景板,很难想象方寸之地也能举办晚会。“来,我们再排练一遍。”趁着节目尚未开始,老秦和走秀队的队员们抓紧最后一点时间排练着。平时可以嬉笑打闹,开始表演后大家变得严肃起来。“正式表演可不能出错。”排练出点小差错,“嫌弃声”溢于言表,一旦正式表演出现问题,后果也可以想象。

老秦和队员在排练中

这边忙着,那边也没闲着。石崮沟村第一书记邓延明为了演出顺利进行也是忙个不停。村晚的舞台已装饰完毕,仍需要摆放好桌子、马扎,放好瓜子,点起篝火,调试音响、话筒等设备,邓延明俨然化身成了“全能侠”。

院子内,有村民按捺不住好奇心,早早就带着马扎赶到演出地点,看到舞台旁的大鼓,有人跃跃欲试准备一展身手,给这场演出上盘“开胃小菜”。

卖糖葫芦的小贩悄悄来到院外,没有叫卖声,只管把车在门口一停,就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山楂球儿、草莓外头包裹着晶莹的冰糖,叫人见了哪能迈得开腿?一串串糖葫芦吸引了小小贪吃鬼,他们央求着父母怎么着也得买上一串,“吧唧吧唧”吃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演出人员和观众便塞满了院子。舒缓的音乐声、拉着家常的讨论声,嘈杂的院子里升腾起了浓浓烟火气。

上台是演员,下台是“气氛组”

开场音乐结束后,随着一阵“咚咚咚”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锣鼓节目抢了个“开头彩”,现场气氛瞬间被点燃。

看着节目,嗑着瓜子,吃着酸甜可口的糖葫芦,村民们眼睛里的笑意一点也不掩饰,直愣愣地飞到了舞台上。老秦出场顺序并不靠前,没有表演时,就是观众,成为“气氛烘托组”的一员,叫好声、鼓掌声,均不吝啬赠予。

4岁的小朋友唱着歌,稚嫩的童声清澈干脆,有着清新悠扬的乐趣;3位附近村庄的老师儿带来了三句半节目,形象的动作、令人捧腹的语言,节目可谓是妙趣横生。等待着、等待着,老秦开始走秀了。上身统一穿着迷彩服,和着音乐声,边走着模特步,边高高举起亲手编织的挎包,12位队员依次亮相。

为啥要带着编织的挎包上场?原来,走秀队的队员们都是石崮沟村非遗编织课的学员。当决定要举办村晚时,村里提出可以以走秀的形式展示村里的非遗编织文化,而这个消息也得到了队员们的支持。“我们专门为这个表演,排练了好几天。”老秦可一点也不敢马虎。

走秀队的平均年龄在40岁至50岁左右,队内仅有老秦和其弟弟两名“男模特”。“我们兄弟俩都很喜欢这种文艺节目,愿意参与进来。”新颖的节目形式、有趣互动的表演把现场气氛烘托到高潮。台上,老秦故作姿态地展示着编织物品,逗得观众们开怀大笑。

有个好开始,须得有个好结尾。村晚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彩带舞。身着统一的运动服装,脸上挂着洋溢的笑容,五位表演者手拿彩带舞动着。斑斓的彩带在空中铺出一条鲜艳明丽的彩虹,旋转飞腾,肆意飞舞,渲染着欢乐的节日气氛。

意犹未尽中,久久不能散场

老秦是石崮沟村村晚的老演员了。

济南市市中区南部,一条玉符河穿流而过,滋养了河流两岸的村落。2023年,石崮沟村以“春满园、夏知声、秋丰忆、冬暖阳”为主题,推出了“四季村晚”活动。石崮沟村毗邻玉符河,夏季村晚便在玉符河畔举行。那时,夏季春晚的每场节目能达到50多个。此次的冬季村晚也会持续到农历的二月二。

老秦自小便在石崮沟村生活,退休后仍然留在了这里,他总想着为这片故土做点啥。夏季村晚自然没有遗忘下老秦的身影。

一场夏季村晚中,老秦导演了一出节目。他邀请了一位90多岁的老人上台演唱,拉手风琴为其伴奏。当时的节目效果也挺好,老秦还专门为此写了篇文章。

这次村晚,老秦的独唱环节在走秀节目之后。脱下迷彩外套、戴上红围巾,老秦高歌一曲。“以为唱歌没被安排上,做好现场写对联的准备了。”

写作、书法、吹拉弹唱,老秦的才艺可不少。事实上,从1976年到2003年,近乎三十年的小学乡村教师生涯中,老秦既是语文老师,还是音乐老师。就像一颗螺丝钉,哪个年级需要老师,他就顶上。“那时农村小学哪里有音乐老师,但还得教学生,我就自学了吹拉弹唱。”直到现在,老秦自学的才艺还能为村里帮上忙。

不仅仅是老秦,正是那些热爱艺术的村民相聚一起,才有了一场场热闹又令人感动的村晚。

村晚持续了将近2个小时,“正式节目结束了,还有人想表演吗?”邓延明的话音刚落,就有村民争着上台点歌、唱歌。歌声飘扬,久久没有消散。

一首歌、一支舞,这场独属于乡村的文艺晚会,也是独属于村民的浪漫之旅。

 

分享:
网站首页 | 国际新闻 | 山东新闻 | 财经新闻 | 体育新闻 | 社会新闻 | 科教新闻 | 生活新闻 | 娱乐新闻 | 音乐新闻 | 经济新闻 | 交通频道 | 广播资讯 | 乡村频道 | 影视频道 | 农科资讯 | 居家购物 | 齐鲁新闻 | 文艺广播 | 国内新闻

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山东生活网
山东生活 主办 版权所有:山东生活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