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新闻 > 正文

知名女主持被说“像生气的冬瓜”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3-10-16 10:06:26


知名女主持被说“像生气的冬瓜”



10月12日,前超模、现主持人李艾
在其个人社交平台,
回应在近期一场走秀中
被人称为“生气的冬瓜”。
她幽默地说:
“形容得很绝,因为我也觉得像”,
并笑言:“通过这场超模演出,
我发现我没有了容貌焦虑”。
图源网络
别说娱乐圈名人了,
对于我们普通人,
“容貌焦虑”也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向李艾学习啊亲,
多元的社会应该有多元的审美标准,
性别、年龄、胖瘦……
都不应该成为桎梏,
让我们与学者们一起,
用智慧来化解“焦虑”吧!
01
关于容貌,我们在焦虑啥?
身为名人的李艾,对于“容貌焦虑”的态度,是正向积极的:接纳自我、积极生活、乐观面对。同时,对于网友的“冬瓜说”的回应,李艾的应对也很大气平和。
何谓“容貌焦虑”?先从身体形象(body image)说起,身体形象指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感觉、想法、行为和观念的总和。当人们想要拥有的身体,与实际状况不匹配时,就可能产生对身体形象的负面情绪,达到一定程度即为容貌焦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吴艳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容貌焦虑是指对自己外表的担忧和不满,经常出现对自己的身材、脸型、皮肤等外貌因素的过度关注和担心。这种焦虑常常会导致个人自尊心下降,情绪低落,甚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容貌焦虑”并不鲜见。目前,小某书上#容貌焦虑#的话题已破17亿浏览量,“鼻基底凹陷”“皮肤不够白”“肤色不均”“凸嘴”“五官差”等是各大平台的常见关键词。
广东12355心理咨询总督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凤定如此说道,“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部分人尤其是大学生产生了‘体像烦恼’。体像烦恼是指个体由于对自我体像失望而引起的心理烦恼,主要包括形体烦恼、性别烦恼、性器官烦恼和容貌烦恼四个方面。其中,容貌焦虑是体像烦恼的一种”。
杨凤定认为,体像烦恼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
从主观因素讲,一方面大学生在青春期身体逐渐发育成熟,会感觉身体变得陌生了,由此产生一些对身体的不满意感,从而引起烦恼和焦虑。另一方面,由于对自己体像的过高期望,从而过分夸大自我缺陷,导致体像烦恼和容貌焦虑。
从客观因素讲,媒体及影视作品对减肥和骨感美的“狂轰滥炸”、过分渲染,在体像烦恼的产生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有的大学生由于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对各类事物的判断能力相对薄弱,容易受外部因素的误导。再加上攀比心理,容易对自己的容貌产生认识上的偏差,从而诱发容貌焦虑的产生。
“另外,由于有些社会风气或恋爱对象‘以貌取人’,客观上也起到了助长大学生容貌焦虑的作用”,杨凤定如此说道。
02
网络曝光的1%就是全世界吗?
“容貌焦虑是随着社会发展而滋生的一个社会问题,不仅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也在社会各个阶层和年龄层中都有一定显现。根据2021年中青校媒对全国高校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六成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容貌焦虑,且这种焦虑程度在社交媒体的推动下不断升级。社会审美标准的单一化极易引发大众审美出现社会趋从性。”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明宗峰如此说道。
明宗峰进而言之,“在自媒体泛滥的时代,大众审美往往被媒体所塑造和引导,导致‘美’的标准变得片面和单一,普遍存在单纯追求明星或社会精英效应。因为外貌往往被赋予很高的价值,人们经常被要求达到一定的美学标准,瘦身、美容、整容似乎成为‘必需’之选。这些标准在媒体中被广泛传播,使得人们不断地受到视觉形象的刺激,一旦觉得自己不符合这个标准,就会对自己的外貌产生不满和焦虑”。
“此外,社交媒体的过度营销也是引发外形焦虑的原因之一。许多社交媒体为了吸引流量和关注度,常常过分宣传外貌的重要性,并基于利益不断推送各种关于‘变美’的方法和技巧,这使人们觉得自己需要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外貌来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关注。”
“个人自我认知不足也是引发外形焦虑的关键因素。有些人过于关注自己的外貌,对自己的外貌缺陷过于敏感,在面对大众时缺乏自信,甚至有深深的自卑感,从而产生不必要的焦虑情绪”。明宗峰补充说道。
真实案例:存在容貌焦虑问题的受访者小宜(女)今年24岁,她目前是某快消公司的美妆品牌策划。她表示身边的同事均打扮精致,日常工作也需要接触许多模特群体,自己感觉颇有压力。
“我每天照镜子的时候,会很认真地看自己的脸,看哪里有不对的,发现一点心情就会非常郁闷焦躁,需要跟朋友倾诉很久,但还是会觉得很不开心。然后容貌焦虑对我身体上的影响也很大,因为你焦虑,你不开心,你的脸色、状态、或者说气场,都是很阴郁的。而且如果我焦虑了,我就会不断地通过吃来解决,缓解这个焦虑,就导致自己更加胖,容貌上更焦虑,很容易陷入一个不好的循环里面。”
社交媒体对她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社交媒体上面的美女太多了,可能美女人群就是总人群的1%,但在社交媒体上活跃的就是这1%的人,我只看到了这1%的人,就觉得是全部的世界。所以会觉得,为什么世界上总有人比我好看?为什么我不能是最漂亮的那一批人?
03
别把自己卡进单一审美
“‘认识自己’的第一步就是‘照镜子’,最初我们关于美丑的概念,全部来自于外部世界的主流定义,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所以是谁在制造‘容貌焦虑’?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从来都是身处在‘社会审美—容貌评价—身体消费’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社会场景之中。
尤其到了互联网时代,一方面我们拥有了更多的自我展示空间,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更深、更广的社会流行审美文化与评价系统之中——我们一边要接受社会标准下参考明星模特的‘审美凝视’,一边还要抵御两相对照下可能产生的‘容貌焦虑’,防止心理上的‘自卑感、羞耻感和社交焦虑感’。”社会心理研究学者刘晓希如此说道。
“在各种商业营销媒体的审美鼓吹下,我们很容易不自觉地追随流行的社会审美来‘或修补或改造’自己。在短时间内,这确实是有一定效果,但流于表面的美总是短暂的,如果没有成熟的人格与能力特质、个体文化内涵作为内在自我价值的支撑,一味地陷入身体或容貌的外在改变与改造,很容易形成精神焦虑。”
刘晓希:“换句话说,‘容貌焦虑’产生的一个根源问题在于,个体将对自我价值的定义和感受,完全与外部价值评价捆绑在了一起,把自身外在的容貌、金钱、地位等条件等同于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一旦这些外部条件不如他人,就会产生严重的低价值感。
相较于其他的心理问题,‘容貌焦虑’首先需要检视的是社会审美评价机制是否存在‘单一且物化’的倾向,其次才是具体个体人格的发育成熟度和心理健康程度”。
在消费的全套装备中,有一种比其他一切都更美丽、更珍贵、更光彩夺目的物品——它比负载了全部内涵的汽车还要负载了更沉重的内涵,这便是“身体”。
——《消费社会》(让・鲍德里亚 著)
“在日趋强大的‘消费社会’环境操控底下,不让自己陷入‘容貌焦虑’,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康的真实的多元的自我价值感,与外部流行的社会审美评价体系保持一定程度的距离感,能够分辨出来哪些是‘不真实的、将自己物化的消费审美认同’,能够觉察到这一点,选择不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偏狭的单一的容貌与身材评价之上,就迈出了摆脱容貌焦虑的第一步”,刘晓希总结说道。
04
皮肤科专家:接受“共性美”与“各美其美”
如何应对容貌焦虑?
容貌焦虑有哪些表现?
美容皮肤科称得上是容貌焦虑“集中地”,
记者专访了
每天面对求美者的皮肤科专家,
聆听关于容貌焦虑那些真实故事,
探讨面对与缓解之道。
“医生,我的皮肤毛孔特别粗大,请帮帮我!”走进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激光美肤中心主任医师刘振锋的诊室,患者一开口就这样说。
“她说,每天照着镜子,粗大的毛孔让她非常困扰。事实上,她的皮肤挺不错的,甚至比一般人还细腻光滑一点。但她就是焦虑,她没办法接受油脂分泌的个体、部位、年龄等的差异,一心只想拥有‘玻璃肌’‘零毛孔’。”
上述这样的容貌焦虑患者,刘振锋医生经常碰到,每周门诊都有。在临床上,刘振锋还见过不少过度求美者,“有的人确实‘凹陷’较明显,但更多处于正常范围,在医生眼里‘有点凹陷’是与其脸型相适应的。然而过度求美者却一点凹陷都接受不了,百劝不回头。”
部分患者将容貌的“不理想”上升为“缺陷”,情绪长期不缓解,上升为容貌焦虑。刘振锋表示,“现在追求美,尤其是容貌焦虑患者,更多出自对流行审美的追从,而非真实的内在需求,这种倾向值得警惕。”
在社会上,“高颅顶”“精灵耳”“A4腰”“直角肩”“锁骨养金鱼/放硬币”……这些明明是违反医学常识的病态、错误审美,却在各种营销中迅速走火,把很多人裹挟进去。
在自媒体时代,职业与颜值挂钩的群体更是不断受“颜值经济”影响,甚至产生“自己不够美是失败”的想法,容貌焦虑从特定小范围不断扩大。
在刘振锋看来,容貌焦虑的最终解决之道还得靠自己,即接受“共性美”与“各美其美”。
“什么样的嘴唇是美的?什么样的鼻子是美的?好像是有标准的,但这其实只是共性美的标准,而且标准并非一成不变。”刘振锋认为,偏离共性美的,可能会是有缺陷的情况,但更多的情况是“各美其美”。“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特点的美,而且美不一定在外貌,个人的精神状态、情绪、仪态甚至眼神、谈吐,共同组成个人容貌、个人美”。
“我们常常举国际名模吕燕为例,为容貌焦虑者纠偏”,刘振锋说,小眼睛甚至雀斑都是最好“改”、最好治的,后者甚至不用动刀,激光一打就干干净净了,但她并没改变,还将这些都变成自己的特色、自己的美。
05
政策出台:打击“容貌焦虑”制造者
求美是好事,但出于容貌焦虑而求美却往往容易出错,并且后果严重。在临床上,刘振锋与同事们往往要做“接盘侠”——处理医美出问题的病例。
在一些人看来没那么极端的容貌焦虑也容易引起医美问题。比如对毛孔粗大过分焦虑又急于改善,把光子嫩肤、黄金微针、热玛吉……都用上,甚至用偏方、刷不该刷的东西。哪怕正规医美机构一个月做一次的治疗,也巴不得一周搞一次。刘振锋说,“急切之下,皮肤根本经不起折腾,代价就是损害皮肤屏障。”
当容貌焦虑遇上不靠谱的医美机构,出于营利目的,不乏机构利用容貌焦虑来获利。为整顿乱象,国家出手了。2021年11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医美广告制造“容貌焦虑”将遭严厉打击。
此外,今年7月,北京市卫健委会同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的《北京市医疗美容服务合同(试行)》示范文本,也明确提出美容医疗机构“不得制造容貌焦虑”。
随着监管不断趋严,那些“整形改变人生”“长得好看被世界偏爱,无论在哪都受到优待”“颜值是第一生产力”等等诱导焦虑的话术越来越难出现在公共宣传中,可能会让容貌焦虑的现象有所缓解。
06
跟自己和解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吴艳教授表示,“最重要的一点,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一切。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完全符合外界的标准,更别提标准本身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变。产生外形焦虑的根本缘由,还是你没法接纳自己,尤其是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想要做到这种全然的接纳,一个方面是通过他人的接纳,比如父母、恋人的全然接纳;另一方面是通过自我成长,在此基础上,再求进步”。
关于接纳自我,杨凤定老师说了一个有说服力的例子: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从小患有佝偻病,他不但矮小、驼背,还一直认为自己相貌丑陋。相比之下,他的哥哥不但长相英俊,而且十分聪明,阿德勒一度十分自卑。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竟然解出了一道连老师都不会解的数学题,因此获得了接纳自己不完美体像的勇气。最终,他成了与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心理学大师,被称为“精神分析三巨头”之一。
一个人过度关注自己的相貌
可能会表现得悲观、不爱交往;
不敢接纳不完美自己的人,
其勇气和信心都将来自别人
对自己的关注和评价。
分享:
网站首页 | 国际新闻 | 山东新闻 | 财经新闻 | 体育新闻 | 社会新闻 | 科教新闻 | 生活新闻 | 娱乐新闻 | 音乐新闻 | 经济新闻 | 交通频道 | 广播资讯 | 乡村频道 | 影视频道 | 农科资讯 | 居家购物 | 齐鲁新闻 | 文艺广播 | 国内新闻

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山东生活网
山东生活 主办 版权所有:山东生活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