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音乐新闻 > 正文

天坛神乐署再度奏响中和韶乐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3-10-05 18:48:13


天坛神乐署再度奏响中和韶乐 

 

歌唱家龚琳娜(中)与古琴演奏家林晨(右)在天坛神乐署演绎千年古韵。

古琴婉转,笙箫和鸣,悠扬乐曲伴着动情歌声,余音绕梁。昨天,一场“古琴新风”音乐会在天坛神乐署上演,歌唱家龚琳娜与古琴演奏家林晨合作,将古曲《胡笳十八拍》中的故事娓娓道来,为600多岁的古建筑注入新活力。

神乐署凝禧殿内,乾隆御笔“玉振金声”的匾额静静高悬。舞台中央,随着光影变幻,编钟、编磬熠熠生辉,艺术家们敛妆凝神,古乐新声悠悠流淌。台下座无虚席,观众听得如痴如醉。“神乐署在明清时期就是管理皇家祭天时演奏古乐的地方,在这里听一场国风音乐会,别有一番风味。”市民方女士特意带着孩子来看表演,她说,“表演中用到的古乐器最老的已有3000多年历史,现在很少见了,让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乐演奏,希望他能喜欢上传统文化。”

其实,神乐署内更重要的声音是被誉为“华夏正声”的中和韶乐。作为中华礼乐文化的重要标志,中和韶乐是明清两代用于国家祭祀天地、祖先等重大国事活动的专用礼仪性音乐,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西周雅乐,明代洪武年间定名为中和韶乐,清代一直沿用。中和韶乐也被称为八音乐,以金、石、丝、竹、土、木、匏、革8种材料所制成的编钟、镈钟、编磬、笙、琴和瑟等16种乐器演奏,融礼乐歌舞为一体。

600多年来,在祭祀、朝会、宴享等各类皇家仪礼场合,都有中和韶乐的庄严演奏。然而,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神乐署被野蛮侵占并从此衰败,中和韶乐也在历史烟云中失声。直到2004年,神乐署建筑得到修复;经过挖掘整理,2006年,沉寂了百余年的中和韶乐终于在这里再度奏响。

“工作时,听游客讲得最多的是‘以前从来没听过这样的音乐,你们应该多演一演,多给大家讲一讲’。”天坛公园神乐署雅乐中心副主任霍燚说,中和韶乐因曾经高居于庙堂神堂之上,少被人识。近年来,他和团队一直在探索,希望挖掘出更多的“老曲目”,让更多人了解天坛神乐署的历史和中国数千年的礼乐文化。

中和韶乐在展演过程中,特别注重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演出为开放体验式,天坛神乐署雅乐团的表演者会讲解古代乐理知识,展示古乐器的演奏方法,感兴趣的观众可以上台,敲一敲编钟,吹一曲排箫,与古乐器零距离接触。今年国庆假期,天坛神乐署雅乐中心每天在线上为观众带来一场“礼乐兴邦”中和韶乐音乐会,包括《凤凰来仪》《丝桐琴瑟》等8个专场。“我们希望通过传承创新,揭开神秘面纱,让中和韶乐走入寻常人家,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去体会古人心中的和谐之美。”霍燚说。

 

分享:
网站首页 | 国际新闻 | 山东新闻 | 财经新闻 | 体育新闻 | 社会新闻 | 科教新闻 | 生活新闻 | 娱乐新闻 | 音乐新闻 | 经济新闻 | 交通频道 | 广播资讯 | 乡村频道 | 影视频道 | 农科资讯 | 居家购物 | 齐鲁新闻 | 文艺广播 | 国内新闻

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山东生活网
山东生活 主办 版权所有:山东生活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