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齐鲁新闻 > 正文

泉城济南打造人才“蓄水池”,让行行出人才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3-12-04 18:23:23


泉城济南打造人才“蓄水池”,让行行出人才 



 

最近,快递小哥、网络作家、非遗传承人……一批新就业形态从业者被认定为济南高层次人才,获得广泛关注,也引发热议:济南对于人才认定的标准是什么?

近日,《济南市新就业形态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试行)》《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和体育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试行)》发布。在济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人才。可以说,无论在哪个领域,只要是依靠自己的知识、技能为社会发展进步作贡献,都能得到认可和尊重,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人才之于城市,也有着推动创新的决定性力量。当前,济南广纳天下英才,着力打造人才“蓄水池”,汇聚高质量发展“源动力”。

不拘一格“评”人才

“作为快递行业的代表,荣获此次殊荣,我感觉不仅是市委人才办对我本人的认可,更是对千千万万名辛勤奔波的快递小哥的认可。”山东京东快星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巩富从事物流快递工作16年,2021年来到济南后先后承担过物流行业快递快运,转运枢纽等关键岗位的核心工作。

虽然已经在管理层工作,但巩富仍愿意以快递小哥自居。“疫情期间,公司成为济南市线上重点保供企业。为了保障城市烟火日常,我们好多同事在公司打地铺,90后的年轻人也因为压力大白了头,当时虽然每个人看起来都很‘狼狈’,但心里是无比荣光的满足感。”

“快递小哥眼睛里从此有了光。”山东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传起说。作为当天的参会者,他充分感受到“快递小哥”被厚爱一层。

“干了一辈子社区工作,把自己‘干’成了人才,这让我感受到济南满满的爱。”被认定为C类人才后,天桥区南村街道西区社区联合党委书记田象霞风趣地说。

1983年,21岁的田象霞考入天桥区南村街道六居居委会,扎根社区服务一线。40年一晃而过,她见证脏乱差老旧开放式社区蜕变成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在西区社区居民眼中,田象霞似乎是“万能的”,社区的问题只要她一盯上,总能很快解决,谁家有大事小情,也总是第一时间想到她。“在我们社区,没有田书记办不了的事儿!”

在首批获得认定的33名高层次人才中,有4名“小巷总理”也被认定为C类或D类人才。

此次济南市探索出台两个人才认定试行办法,打破学历、职称等条件限制,科学灵活采用专家举荐、企业自评、行业推荐、一事一议等多种认定方式,不拘一格“评”人才。充分激发各行各业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在全社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可出彩的浓厚氛围。

“人才”概念延伸至“软实力”

“孩子开始不明白人才认定是什么,我给她解释了以后,她为我感到骄傲,但是她同时也立下目标,要成为比我还优秀的人才。”被评为“E类人才”后,济南市体育运动学校高级教练许锡振更有干劲了。

周末,许锡振正忙着准备冬训,上个月,他刚刚带领着队员们参加完山东省散打比赛。“基层培养一个运动员很难,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明年运动员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冬训,所以这个时间很重要。”

14岁来到济南,16岁加入济南市散打队。2002年山东省第20届省运会,许锡振夺得冠军,那也是济南市第一次在省运会上获得散打冠军。运动员10年,教练员11年,21年来心无旁骛。许锡振带领的队员获得了各个级别的青年赛冠军,接下来,他还要马不停蹄地带领另一批队员备战全运会、省运会、青运会,再次启航。

济南提出“建设全国特色体育名城,打造新时代现代化体育强市”的目标,如今,体育力量也在蓬勃生长。“我觉着这次人才认定,给体育从业者一个很好的机会。在比赛中取得成绩,也是为城市作贡献的一种方式。”许锡振说。

以往的人才评价认定,主要面向科技创新创业领域人才,本次出台的两个人才认定试行办法主要针对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和体育以及新就业形态等“软实力”。充分彰显了对“人才”概念的思考及下一步发展的考量。

以城市之名助力人才成长

“我就是一个小人物,写了几行诗,深感和‘国家级领军人才’仍有一定差距,非常感谢。”济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路冬梅说。除了教师,路冬梅的另外一个身份是诗人,她的诗集《天空下》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

在她的最新诗集《大雪封门》中,有三分之二的篇幅描写家乡济南。2023年新作《午后的空旷——仲宫镇童年》,她代入一位小女孩的视角,穿越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济南南部山区的仲宫镇,回忆改革开放前后城乡接合部似水年华。路冬梅说,她深爱这片土地,希望济南保持城市独有的特色,继续走下去。

“这是对‘人才’定义的扩容,不仅仅体现了这座城市对人才的重视,更传导出一个重要信号,鼓励更多的人投身城市建设,争当‘人才’。”济南市委党校副教授陈静阐述了自己对文件出台的理解,她被评为“E类人才”。

作为一名人文社科的研究者,除了承担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外,陈静另外一层身份是为济南市发展建言献策,她曾经研究过多个和济南城市文化相关的课题。“从一个普通市民的角度看,济南是我的第二故乡,来济南8年,见证了这座城市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历程,更加觉得这是一座温暖的城市。”陈静说。

在11月25日举行的座谈会上,济南市委人才办负责同志表示,人才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人才政策只有“升级版”没有“最终版”,愿以一座城市的温暖,为人才的成长成才提供最强助力,让大家在济南“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生活有品质、内心有归属”。

 

分享:
网站首页 | 国际新闻 | 山东新闻 | 财经新闻 | 体育新闻 | 社会新闻 | 科教新闻 | 生活新闻 | 娱乐新闻 | 音乐新闻 | 经济新闻 | 交通频道 | 广播资讯 | 乡村频道 | 影视频道 | 农科资讯 | 居家购物 | 齐鲁新闻 | 文艺广播 | 国内新闻

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山东生活网
山东生活 主办 版权所有:山东生活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