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齐鲁新闻 > 正文

古时济南城内观山景五处佳地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2-08 15:16:03


古时济南城内观山景五处佳地 

济南古城中,不仅有泉景观、河景观、湖景观,还有山景观——在城中是可以看到山景的。

济南古城内看山景的绝妙地点,有历下亭(指宋元时期的历下亭)、鹊华桥、北渚亭、小沧浪、北极庙等处。立于鹊华桥头,可见“鹊华青黛”,登上历下亭、北渚亭、北极庙能见南山抱城,坐在小沧浪可观“佛山倒影”。

鹊华桥最初名为百花桥,位于百花洲北侧,横亘在百花洲和大明湖之间,百花洲的水经过鹊华桥流入大明湖。

鹊华桥

百花桥是济南城中最著名的古桥梁之一,据传为北宋齐州知州曾巩所建。曾巩在济南不到两年时间里,整治西湖(大明湖),并在水边陆续建起了七座桥梁,它们不仅方便了湖周的交通,更构成了湖泉交融的“七桥风月”景观。但是,除了百花桥外,宋代大明湖七桥的确切位置早已无从考证。古时,站在鹊华桥上,向南可以看到百花洲的全貌,向北可以看到水气缭绕的大明湖,远眺则可以望见鹊山和华山,人们称此景观为“鹊华烟雨”。所以,百花桥在元代改称为“鹊华桥”,并将百花洲南岸的一座小桥易名为百花桥。

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曾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赵孟頫辞官回乡后,凭记忆绘制了一幅《鹊华秋色图》,描绘了大明湖至鹊山、华山之间的秋日景色,成为传世名作。

从此鹊华桥成了眺望“鹊华秋色”景观的不二之选,许多人都喜欢在鹊华桥上看景。清代诗人宋荦就曾写道:“鹊华桥上每停车,尤爱新晴返照馀。城里看山惟此地,真成手弄玉芙蕖。”他认为济南城内看山最佳的地方就是鹊华桥,路过此处必驻车观山景。

可以南望群山的北渚亭也源于宋代曾巩。北渚亭以杜甫“北渚凌青荷”的诗句而得名,原位于大明湖岸边一高台上,修建得十分壮观。此亭建成后,曾巩曾赋诗一首,他在诗中说:“静坐亭中,如置身于半空之中……”

曾巩离任后不久,苏辙也来到了齐州任职。他在《北渚亭》诗中描绘了月夜于北渚亭中宴饮游乐的情景:“西湖已过百花汀,未厌相携上古城。云放连山瞻岳麓,雪消平野看春耕。临风举酒千钟尽,步月吹茄十里声。犹恨雨中人不到,风云飘荡恐神惊。”苏辙在诗中把北渚亭想象为楚辞《九歌》的“北渚”,由此生发出美丽的联想,据以立意,使人读后浮想联翩。

曾巩离开济南21年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北宋文学家晁补之知齐州,修复了损毁的北渚亭,重修后的北渚亭仍位于旧址,地势凌驾于大明湖之北其他景物之上,气势非凡。元中统元年深秋,诗人郝经为商谈议和之事,以元使身份出使南宋,路过济南时曾游宴北渚亭,并作《使宋过济南宴北渚亭》诗,在诗中他赞美这里的湖光山色之美:“江南风景已不殊,渚亭即是西湖亭。”元末,由于连年战乱,北渚亭终至废圮芜没,其遗迹亦荡然无存。

北极阁

元代,大明湖北岸的北极庙因建于高台之上,也成为观看山景的一个好去处。北极庙始建于元至元十七年,由杨成在原放鹤亭旧址上修建而成,坐落在高达7米的石台上。置身于庙台之上举目远眺,远山近水、烟雨楼台,景色殊绝。清人高宅旸曾写诗称赞道:“星临北极俯尘埃,形势嵯峨气壮哉。万树风声缘阁入,一湖山色抱城来。”

北极庙西侧的小沧浪处,则是观看“佛山倒影”的最佳地点。“佛山倒影”景观成名时间不长,是济南近代著名景观之一。

晚清小说家刘鹗在《老残游记》“历山山下古帝遗踪,明湖湖边美人绝调”一回中,对这一景观进行了描述:“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得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

民国时期的许多文人都是读了《老残游记》后,来济南寻找“佛山倒影”的。有不少人认为,千佛山海拔并不高,山影不可能映入大明湖中,怀疑“佛山倒影”是刘鹗杜撰出来的。

“佛山倒影”

蔡元培的女儿就曾带着《老残游记》去游大明湖,并没有看到“佛山倒影”的景象,最后失望而归。1922年10月,胡适来济南参加第八届全国教育联合会会议,他在大明湖畔也没有看到“佛山倒影”,便认为《老残游记》中讲到的“佛山倒影”是虚妄之说。胡适之后,仍有许多人来济南寻找“佛山倒影”未果。

其实,观赏“佛山倒影”景观须在春秋季或傍晚之时,站在大明湖北岸铁公祠小沧浪亭附近观看,当年刘鹗就是在这些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才看到了奇特的景观,胡适等人只是未寻到合适的时间和天气而已。作家梁斌曾在20世纪30年代初来济南,在山东剧院学过京剧。50年后,梁斌回忆道:“《老残游记》上说的‘千佛山倒影水中’,不是能够常见到的景物,只有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坐上游船仔细端详,才能见得到。因千佛山离城八里,怎么能常见到倒影呢?”梁斌看到了“佛山倒影”,他仿佛是在回应胡适——“佛山倒影”这么奇妙的景观,怎么能常见到呢?

 

分享:
网站首页 | 国际新闻 | 山东新闻 | 财经新闻 | 体育新闻 | 社会新闻 | 科教新闻 | 生活新闻 | 娱乐新闻 | 音乐新闻 | 经济新闻 | 交通频道 | 广播资讯 | 乡村频道 | 影视频道 | 农科资讯 | 居家购物 | 齐鲁新闻 | 文艺广播 | 国内新闻

联系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

山东生活网
山东生活 主办 版权所有:山东生活新媒体中心